[宋] 汪藻
千岩雪齐消,烟日暧春事。
端忧昧佳节,独宿松下寺。
绕屋泉雨鸣,焚香户深闭。
残僧荷锄出,幽鸟下庭戏。
将期道心复,敢惬栖遁志。
起望吾家云,风清雁成字。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写山中春夜的景致及作者在松下寺独宿的感受的诗。首句写山中冬夜,以“千岩雪霜齐消”起笔,想象春天云烟日暧、万象复苏的景象,令人想象其峰峦间雪化冰消,一派春意的盎然。这两句相辅相成,一冷一暖,勾勒出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一个冬夜,一个春晨,色调迥异,感觉奇特。
接着一句说昧爽之前诗人住在松下古寺中独自“端忧”而“独宿”,不能入眠。端忧:深忧。下两句集中写山中夜半春景和自己的生活。上句描绘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春夜寒泉清冽,屋檐下泉水淙淙;寂静中只有作者独自在焚香而坐。屋门深闭。两句一个十分清幽寂寞的画面,中间流露出诗人幽愤之情。由于寺在山中,四周松柏森然,所以虽是深山古寺,诗人却感到“残僧荷锄出,幽鸟下庭戏”。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荷锄”和“幽鸟”两个细节描绘了山寺之景,表达了山寺之静,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诗的结联即写作者的心志。“将期道心复”,道家所说的道讲求修身养性,超脱尘世。“敢惬栖遁志”,惬:称心;遁:退隐。这里写出诗人向往归隐之心。“起望吾家云”,最后一句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家人(“吾家”)的思念之情。
全诗写景抒情含蓄而富有韵味,章法整饬而不板滞。尤其是中间四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使全诗富有诗意美。
译文:
群山间的积雪已全部消融,烟雾中初春的景象也渐渐显露。正由于心忧事不畅,毫无节制地端起独饮独宿在这庙宇翠柏苍松之中。四周响起了屋檐滴泉滴水的声音;凝神静思,微细沉重的香炉焚香不歇门紧闭得黑夜过去了白天如约而来我又何尝不想把恬然美妙的隐居生活(道心)寻求再回到绿林故乡(那里),回家时猛抬头,但见群山上空已是云烟飘荡微风吹拂着归雁一群群地一字儿飞行于天际……
总的来说,《寄余仲诚》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汪藻的山水审美观和清净淡泊的生活向往与追求,也是他对诗人内心世界与复杂情感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