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汪藻
竿木逢场处,何人肯自还。
秖应韩吏部,能道不如闲。
《爱闲斋》赏析
在喧嚣的尘世中,若能寻得一方净土,于其中放浪形骸,岂非人生一大乐事?宋代诗人汪藻笔下的《爱闲斋》,正是这样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竿木逢场处”,汪藻以“竿木”自喻,表示自己如同一个江湖艺人,在尘世中四处游走,逢场作戏。这其中,既有他对于尘世的无奈,也有他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接纳和欣赏。他在尘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绎人生,不论舞台大小,都要尽力演绎出最精彩的一幕。
“何人肯自还”,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身陷名利场的人们的无奈与嘲讽。他们被名利所困,疲于奔命,而忽视了身边的美好。而诗人自己却选择回到内心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这既是他对那些被名利所困的人们的劝诫,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秖应韩吏部,能道不如闲”,汪藻将自比为韩吏部,这位唐代名臣韩愈曾言:“吾以天下之无道为己忧,以生民之不遂为己责。”汪藻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闲暇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认为只有像韩吏部那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认可他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诗人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生活的态度与追求。他用淡然的态度面对人生起伏,以闲暇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诗歌不仅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也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
诗人在尘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自由,他告诉我们:人生在世,不必被名利所困,也不必被世俗所牵绊。我们应该学会在喧嚣中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