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何郡王挽词二首 其一》宋汪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汪藻

《何郡王挽词二首 其一》原文

两纪中天侍冕旒,甘盘仍作济川舟。

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

身似留侯初出汉,葬如姬旦不忘周。

千官祖奠城东陌,十里春风鼓吹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两纪中天侍冕旒”,汪藻一生经历了真宗、仁宗两朝,在皇帝身边做了近二十年的官,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皇帝的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据《春秋纬》记载,周成王尊姬为傅,就如姬旦辅佐成王一样。“甘盘”本指孟子读书游说时的一个旧馆友,“仍作济川舟”以渭父(秦穆公时人)辅佐郑国、智伯,共同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中天”表现得更加浪漫宏大,“侍冕旒”,尊敬的朝皇帝所在的宫庭走去,“济川舟”,坚定的付出自身全部的力气去造福社会,一起创造了家道兴旺和社会威武的形象。“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这句直接对接了对宋朝江山兴盛与振兴的的见证的直白倾诉。“经术”,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的学问和策略,“黄阁”,指宰相的府署,这里借指宰相之职。“袖手”,即无为而治,这里表现了汪藻对自身职责的清醒认识:为相者当如甘盘、如姬旦,尽心尽力辅佐君主,尽职尽责,不问世事,功成不居。

“身似留侯初出汉”,汪藻将自己比作张良,张良辅佐刘邦定天下后,功成名就,却淡泊名利,飘然而去。汪藻也希望自己能像张良一样功成不居,但“未忘周”又表明他并未完全忘却世事。“葬如姬旦不忘周”,表明自己虽然身居宰相之职而忘记世事,“不忘周”又是完全不同于张良的地方了。自己的胸襟境界已与刘邦、郑国不同,他把治国的道德仁义推行到底。以古代人物的自比体现了汪藻深重的家国责任感和宽广的精神境界。“千官祖奠城东陌”,诗人在病危之际以民众、百官送别形式开了一次仪式、表现了极高的气度。“十里春风鼓吹忧”,在明媚的春光中与百官送别,“鼓吹忧”三字表现了汪藻一生的治国理想和执着精神。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