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汪藻
平生麋鹿姿,不意华屋居。
一为轩裳撄,所得非所如。
弱迹踵诸彦,清班直周庐。
蓬山切星辰,牙签明绮疏。
散帙喜所得,怀铅愧中虚。
暝归复奚营,一饱不愿馀。
宁甘四立壁,懒作三献书。
高槐障熇烦,清阴落庭除。
幽卧遂终日,兹谋定非疏。
娟娟新月流,翳翳归云舒。
怀人发浩叹,屏营以踟蹰。
愿言果归志,春波涨隋渠。
书局晚归
平生如麋鹿般飘荡,不曾想能定居华屋。 只为那轩裳牵扰,所得并非心中所欲。 弱迹如影随诸彦,清班显位如周庐。 蓬山仙境近在咫尺,牙签锦轴映入眼帘。 独坐书桌喜所得,满案尘土愧中虚。 暝色归家无所营,只求一饱不愿余。 虽愿忍受四壁立,不作三献阿谀书。 高槐绿荫遮挡酷暑,清阴满地洒落庭除。 静卧悠闲直至日暮,此意定然非疏误。 新月斜挂天边,云翳慢慢散去。 怀人感怀而长叹,心中惶恐难以自抑。 何时能够遂愿归去,泛舟于春水涨满的隋渠?
这首诗是汪藻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厌倦。他平生如麋鹿般飘荡,不曾想能定居华屋,然而轩裳牵扰让他所得并非心中所欲。清雅的官位与华屋轩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他对现世生活的厌倦。
诗中“一为轩裳撄,所得非所如”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诗人随波逐流,为了名利而奔波,但所得并非心中所愿,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官场规则的深刻反思。
此外,诗中“散帙喜所得,怀铅愧中虚”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敬仰,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空有学问而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