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陈霆
长川夜冷,莹琉璃、千顷平铺寒碧。
谁放清辉收密霭,点入一轮蟾魄。
归尽渔舟,响残菱唱,露气零秋白。
更无风浪,水天相映一色。
惊见堕璧遗珠,交光上下,清处无人识。
唤起玛夷裁匹练,摹取广寒真迹。
便欲披襟,驭风乘气,醉访骑鲸客。
一声长啸,水宫惊动龙蛰。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酹江月·月川》是明代诗人陈霆的一首词作品。这首词描绘了月夜下江水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首先,作者描绘了夜冷的长川,形容水面如莹璃般晶莹剔透,千顷水面如铺了一层寒碧。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夜晚江水的清冷,又展现了月光的清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接着,作者通过“谁放清辉收密霭,点入一轮蟾魄”的句子,表达了月光驱散雾霭,洒落下来的景象,如同明月照耀下的蟾蜍之影。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月光的明亮和月夜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词中的“归尽渔舟,响残菱唱,露气零秋白”这几句描绘了夜晚渔舟归去,唱着残剩的菱歌,秋天的露气如珍珠般点点落下。这样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在词的结尾,“便欲披襟,驭风乘气,醉访骑鲸客”表达了词人想要披着衣襟,乘风驭气,醉后拜访骑鲸客的愿望。这样的结尾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和向往自然的情感。
整首词以月夜下江水的美丽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词人的豪情和浪漫情怀。现代文译文为:在冷清的夜晚,望着长川如晶莹的琉璃般铺满了千顷水面。是谁将清辉收敛,将雾霭驱散,撒落下来如同明月照耀下的蟾蜍之影。渔舟归尽,菱歌唱响,秋天的露气如同堕落的珍珠般点点飘落。我想要披着衣襟,乘风驭气,醉后拜访那些在月下遨游的仙者。真是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