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陈霆
行色秋风里。
望遥空、寒云一带,雁行南去。
短短烟条溪上柳,欲挽仙舟无计。
又总道、夕阳难驻。
歌到阳关声渐咽,黯秋光、滴作青衿泪。
离有顷,会无据。
九年芳润滋芹水。
种门墙、两场桃李,十围丹桂。
呜世却须移木铎,吾道又看西矣。
谁便说、青霄垂翅。
金马他年期待诏,计文园、未减凌云气。
重把酒,为伸意。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送别诗,是明代诗人陈霆为送别友人陈学谕赴任袁州教职而作。词中通过遥望友人赴任地的壮美景色描写,表达了惜别深情和对于友人从师的满腔敬意,也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首三句,“望遥空、寒云一带,雁行南去”。“遥空”“寒云”“雁行”,描绘秋景,烘托离情。伫立长空,翘首南望,只见秋云疏淡,一行大雁向南方飞去。其中“雁行”承“离别”意,用“南去”字表明友人即将远离他去。这眼前实景暗含有自己一去不返的哲理思考。接下去便出现了词中所写,遥远的景物为送别设置了广阔的背景,把惜别之情推向深化。四句是总写。“短短烟条溪上柳”,以绿柳溪边来写景,简笔勾勒出一幅山村风景画。“烟条”状其轻柔,“短”字则表现了田野的静美。这是用环境来烘托。“又总道、夕阳难驻。”送别友人,不忍其行,故而想到他日重逢的殷切期待。此句又是“惜别”。最后六句便是直接的抒发:“歌到阳关声渐咽,黯秋光、滴作青衿泪。离有顷,会无据。九年的润物心系两场桃李。“阳关”,即《阳关三叠》,离别之歌,送行者是断肠人,离别之苦是心头泪。“九年的润物心系两场桃李”,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教育的拳拳之心。“谁便说、青霄垂翅。”“青霄垂翅”四字用得最好。隐喻人生处境之失意,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这首词章法结构跌宕起伏,脉络清晰分明。它先借秋景来烘托离情,再通过“难驻”二字把惜别深情“提出”表面来强调,同时又回应了开头的景物描写。接下去又将抽象的惜别之情与具体的“两场桃李”相交融而展开新意。最后通过“谁便说、青霄垂翅”作一收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
这首词既表达了送别的依依之情,又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还流露了苦闷的内心情感。词人将眼前景与心中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明代文人词中不多见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这首词也显示了词人艺术风格上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