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韦应物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
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
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杂体五首 其五》现代文译文: 荆山深处那块不起眼的璞玉, 被卞和虔诚地呈献到君王殿前。 璞玉本无献宝的意愿, 卞和也并非为求恩典。 明君自能识得国宝的价值, 真正的公正无需多言。 面对世间是非我选择沉默, 这般至诚之道今已难见。
赏析:
这首诗以"和氏璧"典故为切入点,通过三个层面展开深刻思考:
艺术上,诗人运用"荆璞"与"和氏"的互文手法,物我相融;"碌碌"与"国宝"的对比反差,强化了主题。全诗在用典中创新,在议论中抒情,展现了诗人作为"陶韦"一派代表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