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终》唐韦应物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韦应物

《送终》原文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现代文赏析、翻译

《送终》现代文译文:

时光倏忽已过节气, 日月轮转又到吉时。 萧瑟车马载满哀思, 灵车缓缓驶出厅堂。 生前你我同住此屋, 今朝竟成生死两茫。 短暂停留有何意义, 终要归于黄土山冈。 走出城南回首眺望, 满目苍翠郁郁苍苍。 日落时分抵达墓地, 彻夜痛哭风露寒霜。 清晨下葬黑色灵柩, 诀别时刻惶惑难当。 从此永埋幽暗地下, 抬头只见刺眼天光。 俯仰之间仪式终了, 坟前树木已显荒凉。 独留人间不得相随, 欲去又止寸断肝肠。 孩童也知失去至亲, 哭喊着拽我衣裳。 丧事匆忙犹未平复, 此情此景永世难忘。

原创赏析:

诗人这首悼亡诗以时间顺序展开,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完整的送葬过程。诗中"奄忽"与"日月"形成时间维度上的对比,暗示生命在永恒时间中的短暂。车马"萧萧"的听觉描写与南望"郁苍苍"的视觉意象交织,营造出凄清悲凉的氛围。

诗人采用"同此居"与"异存亡"的强烈反差,凸显生死相隔的残酷现实。"斯须亦何益"的反问,道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下葬场景的描写尤为动人,"俯玄庐"与"仰日光"的上下视角转换,形成阴阳两界的鲜明对比。

诗歌后半段通过"独留不得还"的矛盾心理和孩童"啼号捉裳"的细节,将丧亲之痛推向高潮。结尾"即事犹仓卒"与"岁月始难忘"的对照,揭示出时间虽能冲淡悲伤,却无法抹去记忆的深刻主题。

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通过具体场景的层层推进,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面对生死时的理性思考与真挚情感,体现了诗人诗歌"高雅闲淡"的艺术特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