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到建宁赠星者苏金台》明张以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以宁

《到建宁赠星者苏金台》原文

博望乘槎斗牛去,蜀庄帘下独沉冥。

金台五纬光联璧,何处江湖有客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闽江之畔,建宁城下,诗人送别了一位奇特的友人——擅长观察星象的苏金台。他就像那位神话中的张衡一样,乘着斗牛星座高飞的木槎,遨游于星空的广袤领域。

“博望”是人名,相传为汉时人,朝廷遣其镇守博望仙槎(一种神话中的交通工具)来建业访取海外异物。此以博望借指苏金台。“乘槎斗牛去”,描绘了苏金台高蹈的生涯,这显然是一句赞美的话。不过诗人似乎并未因此收束,又用“蜀庄帘下独沉冥”一语作进一步的烘托。据《太平广记》载,蜀中有庄子美庐山之事,有婢能以帘为机杼,织成锦,曰:“此山居故事。”这里“独沉冥”三字,或可理解为苏金台在庐山隐居的生涯中,对尘世已“独忘之”,而建宁城下的送别,显然超出了他的意料。

“金台五纬光联璧”应是一个风景特殊的实景,但在当时星气之间流露了深厚的思致感情:“金台”,一名天汉三珠树,《穆天子传》载:帝欲见唐氏之壁也命娏格犀维……夹岸东西二有天子亭观鸣钟列鼎尊馐歌之曰宝传焉呼赐鲜薨返天游露之车于是乎就而宝之曰金台。“五纬光联璧”,即五纬联光,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之光相联相属,古人常以之作为国运昌明的象征。

“何处江湖有客星”一句,则从“金台五纬”的风景引发出一片茫然的思致。诗人似乎在问:像苏金台这样的奇才异行,又何必要投闲置散在“江湖”上呢?“江湖”在这里就如同“蜀庄帘下”一样,并不仅仅是指一般的地点或环境,而是一种象征。

全诗写友人超逸而未遇,语调纡徐动人。以博望乘槎的典故起兴,引出友人独沉冥的生涯,但中间又以“金台五纬光联璧”一联加以烘染点缀,既照应了友人的生涯,又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深长思致。最后以江湖为问作结,既深为友人未能展其所长而叹惋,又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