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以宁
南岳之僧今玄奘,西游惯见龙珠帐。
满襟萧爽金天秋,醉洒双峰雪色幛。
双峰上人昼诵经,阶前雨花深一丈。
老髯合遝献夜光,贝阙苍苍月东上。
我尝酷爱温日观,今见此画尤豪宕。
古藤千年蛟始蜕,霜骨脱落转崛强。
柔枝百尺凤下翔,翠蕤婀娜森相向。
新须旧叶更可怜,蝉翼蝇头纷万状。
下有漪兰杂奇石,意态翛然甚幽旷。
忆昔吾家汉博望,万里乘槎凌浩荡。
今朝展幛寒色来,眼底玉关冰雪壮。
亦欲因之歌远游,大呼千斛凉州酿。
《题双峰禄天泉上人所藏南岳笑印蒲萄幛》赏析
在明代的诗坛上,张以宁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他的这首题画诗所赞颂的,是一幅用葡萄作成的画幛,但诗人的笔墨并没有停留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是放纵自己的想象,融入了画中的情境,抒发了自己豪放的情怀。
张以宁的这首诗,从“南岳之僧今玄奘,西游惯见龙珠帐”开始,以“今朝展幛寒色来,眼底玉关冰雪壮”结束,在描述画面的同时,又将画面与博大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把读者引向了更为广阔的境界。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以宁作为一个大诗人的气质和风范。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诗人观赏双峰上人所藏葡萄画幛时的即兴之作。但在内蕴上,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对画面的描绘和欣赏,而进入了一种富有哲理而又浪漫的境界。这就像诗人自己的人生历程一样,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挫折,但他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豪放、不屈的精神,始终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古藤千年蛟始蜕,霜骨脱落转崛强。柔枝百尺凤下翔,翠蕤婀娜森相向。”这几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修辞手法,将葡萄这种普通植物描绘得如龙如凤,形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新须旧叶更可怜,蝉翼蝇头纷万状。”这是对葡萄叶子的描绘。在诗人笔下,叶子不但形态各异,令人怜爱,而且数量众多,形态万千,如蝉翼如蝇头,令人目不暇接。这一描绘不但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诗人对葡萄的深厚感情。
“下有漪兰杂奇石,意态翛然甚幽旷。”这是对画中背景的描绘。在葡萄藤下,有兰花和奇形怪状的石头相伴,整个画面显得意态翛然,非常幽旷。这种背景不但衬托了葡萄的美丽,也表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构思。
“忆昔吾家汉博望,万里乘槎凌浩荡。”在这里,诗人将葡萄画幛与自己的经历相联系,想象着自己如同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一样,想要凭借这幅画幛所展现出的景象,放声高歌,痛饮千斛美酒,探索那浩瀚无垠的宇宙。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和追求,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和无畏无惧的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浪漫气息的诗篇。它通过对一幅葡萄画幛的描绘和欣赏,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和无畏无惧的勇气,同时也将画面与博大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把读者引向了更为广阔的境界。这种境界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现实的,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