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其一》明张以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以宁

《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其一》原文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马朝遨湖上春。

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

高人下榻来江表,神女鸣珰过汉滨。

为问棠阴今盛否,君侯遗爱在番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张以宁的这首诗是追和杨仲弘的饶州东湖四景诗,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饶州东湖早春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参政爱民如子,为百姓留下宝贵财富的感激。

首句“梅花吹暖透重闉”,将“梅花”作为全诗的开端,一个“吹”字更添几分动态。从诗人缓缓攀越的重重城阙看去,大地渐暖,梅花盛开,芬芳四溢,连重重城阙都被其香气熏透了。一个“暖”字,点明季节尚处早春。

“紫马朝遨湖上春”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以“紫马”喻指饶州百姓,借“遨”字表达百姓在明媚春光中喜气洋洋的情态。此处的“紫马”意象,既有夸大之义,也含有象征意味,体现出张以宁诗歌的象征主义特色。

“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二句对湖上春色进行具体描绘。前一句写山岚、云影,岚光、云影与湿润的水气融为一体;后一句写湖水春涨,还带着积雪融化的痕迹。诗人用笔精细入微,将湖上春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人下榻来江表”,诗人借用了杨炯《从宴桃源》中“高人坐水曲,夜久调笙笛”的诗意,表明王参政的到来如同高人临湖一般,为饶州百姓带来了清凉的春风。

“神女鸣珰过汉滨”,神女鸣响玉珮,形象地描绘了王参政到来后,饶州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最后两句“为问棠阴今盛否,君侯遗爱在番民”,诗人以设问结尾,表达了王参政在饶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明主施政风格和深厚爱民之心。至此诗旨详明而含蓄,回味无穷。

整首诗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充分展示了作者精致流美的诗歌艺术风格和博学多能的学者身份。其中融入了对王参政的爱戴和赞扬,而这一切都无违和之感,水乳交融。由此可见,张以宁诗歌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