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江仲暹听鹤亭》明张以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以宁

《题江仲暹听鹤亭》原文

仙鹤在人世,长鸣思远空。

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

玉树三更露,银河万里风。

徘徊意无极,迟尔出樊笼。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题中的江仲暹,是建阳人,名应祥,号听鹤亭。他博学多才,清高自持,不慕荣利,曾筑亭于江边,常登亭而吟听鹤之歌。这首诗就是张以宁为江仲暹的听鹤亭而作。

全诗紧扣“听鹤”两字,从鹤的意象出发,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描摹。仙鹤在人世间,高飞的羽翼常常指向远空,这一“长鸣思远空”的描写,动人心魄,高远宏大。诗人抓住这一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他想像江亭的主人,倚杖独立,仰观天际鹤影,沉思遐想,期待相通相融。此情此景使人想到张九龄《感遇》“徒言树巢归,鸟道还损丧”两句所包含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慨。下面诗人又将仙鹤从天际引入夜景:“玉树三更露,银河万里风。”那是秋夜高悬的银河和洁白的玉树沐浴在万里凉风之中。诗人营造出清绝、美绝的意境,令人仿佛看到长江边、秋月下,倚杖望鹤的江仲暹流连徘徊的优美姿态。这看似全无主题的鹤望之景实际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企慕和推崇。“迟尔出樊笼”一句又点明友人的清远之志和超脱之意。对江仲暹来说,“出樊笼”也就是返归自然了。诗写到这个份上,那就不只是写景,而是抒怀了。全诗淡雅脱俗,意象生动,别有情趣。

这就是我根据您提供的内容所作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译文:

仙鹤在人间,

长久地鸣叫着向往远空。

在秋水之上有人,

倚仗月色之中。

如玉树在三更露水上伫立,

银河之下任万里风吹拂。

徘徊着不尽意思想念,

你迟迟才挣脱出樊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