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克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伯时四骑”是陈克赞美画家张俊画艺的名句。其中“坐想”二字,用得极其巧妙,写出了高坐观赏时的神态。似乎是无意中想到,现在正是危难之时,这样的大手笔真应该出来收拾局面,统率大军,开赴西征之路。也许是在西风中战旗猎猎作响的千军万马涌进画幅中来了。那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显然诗人在用张俊的形象来衬托画中的生动气韵,也即作者对国家危亡的关切之情。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这两句是说自己作画时所用的是一寸宽的软毫小笔,画幅却有数尺之宽广,虽然只是纸上寸余之地,却仿佛看到了骏马平川、威风凛凛的壮观场面。“天闲”是指马厩里管领众马的神龙。“神龙”二字也直接关联到画上所绘的“四骑”。这四骑似乎在广阔的平川上奔腾起伏,神骏超逸,英气逼人。它们是画家用“弱毫寸纸”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有馀地”。两句紧紧相扣,说明题画内容相称。
题为“伯时四骑”,主要描绘张俊所画的四骑马的情态,不过诗的前两句并未直接着墨在马身上。可见诗人评论张俊画艺精湛超群时,是在观看原作之前就构思好的,可以称得上是审美的飞跃。审美关系中的情景互相照应之中也要找到那个最根本的东西作为题结,倘直接用现代文表述即为最后一句为点睛之笔。“两军旗鼓噪西风”,看一看所绘战阵的全部气势以及激烈紧张的气氛。“噪”字很能表达一种呼之欲出、跃跃欲奔的气势。“西风”正有助于这种气氛的表现。这首题画诗的内容从“四骑”变化开去,横衍成为对时代风云的议论,表现出题画诗难得的开阔境界。
现代文译文如下:
我手中虽然只是一支细小的笔,而画纸却有足够的空间。仿佛看到了骏马平川、威风凛凛的壮观场面。每当我想起国难当头的局势,就更觉得应该有这样的英雄出现来挽救国家。画面上两支军队的旗鼓在西风中咆哮而出,如若两军冲锋陷阵一般。我惊叹画家的本领,能让在战场上才能看到的情景生动的呈现在画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