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 其十》宋周紫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紫芝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 其十》原文

避地偷生只闭门,不堪搔首对醨尊。

行歌野哭江头路,雨叶风花总断魂。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就的赏析:

在湿重的雨帘中独居一室,犹如漂泊在无边的海上,身无遮蔽,只有任凭风雨的侵袭。这种境况正如诗人在《上韩平原上书》中所说的“流落人间无主人”,正是在他人生的最低潮时期,诗人的心情就像“避地偷生”一样无依无靠。饮酒是唯一可以让他暂时忘记现实的途径,然而酒力却无法抵挡现实的重压。酒精挥发,只剩下一片空虚。对尊酒的无可奈何的回避并不能抵消心中痛苦。这时诗人的生活处境、思想心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沉闷不堪的时候,忽然“行歌野哭”此起彼伏。这些乡野的哭声不时打破寂静的雨天。这里的“行歌”指边走边唱,包含着一些悲苦的情感,而“野哭”则是一种凄凉而沉重的哭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这凄苦的歌声更显悲怆。诗人虽然无法融入这种乡野的哭声,但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他的心境多少得到一些宽慰。然而这宽慰仅仅只是暂时的。那在风雨中摇曳的花枝和飘零的叶子以及一片狼藉的酒器与乱糟糟的现实之间有无可逃遁的关联,这也给诗人的灵魂增添了无以言表的酸楚。这里的风叶、雨花都是对悲惨现实的具体描述,“行歌野哭总断魂”将这两部分联系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苦涩的感觉和无限的凄凉,与诗人的心理压力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这首诗呈现出一种抑郁的情绪和伤感的基调。在重重压力下,诗人的内心承受着痛苦和压抑。这种痛苦不仅仅来源于物质生活的艰难,更来自于对理想和人生的失望和无奈。他只能“避地偷生只闭门”,尽量保持精神的宁静。诗中的主人公处在底层地位,虽有一腔热情但无从报国;借酒浇愁但无力醉眠;趋离祸患但却投奔祸源;即使诗文唱和交游也没有感受到生活中的安宁。“行歌野哭”偶为暂时疏散,却仍然无法解脱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这首诗在表达诗人复杂情感方面堪称典范之作。

至于现代译文,我会尽力以直译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避难此地,我如同海上的漂泊者一般只能在这封闭的屋子里苟且偷生,对这浅浅的一杯酒已无法再忍受它对我的搔首。在江边的路上我放声歌唱,任由野外哭泣,雨打在叶子上的声音和风中的花落之声都让我断魂。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听着熟悉的歌声和哭声,我的心境多少得到一些宽慰。然而这宽慰只是暂时的,当我在风雨中看到那些摇曳的花枝和叶子时,我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楚。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