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纸帐二首 其一》宋周紫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紫芝

《纸帐二首 其一》原文

雪帐垂空万事休,醉来高枕竹猫头。

不知金谷园中障,输与侬家几百筹。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纸帐二首之首篇的作者周紫芝以其生动形象的手法描绘出了宋时高人雅士隐居时生活中的逸致生活情调,与孟浩然同类“鹿门月照开烟里,鹤听钟声应翠微”(《夜归鹿门山歌》)所渲染的气氛不无相近之处,尽管他没有描绘前贤描写过的烟波缥缈图、山中行、访隐者老夫子、酒宴留客图等等。而是将清寒淡远的春夜醉眠情景和前贤的种种意象统一起来,展示了一幅幽美秀逸的清高雅士图。

周紫芝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诗材,通过清新优美的画面,把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感情表现出来。首句即点出“雪帐”,说明所用的帐子洁白如雪,非同凡响。一“垂”字又把高挂的帐子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此句不仅交代了帐子的特点,而且透露出它的不凡的来历。“空”字更表明诗人已经摆脱了俗务,具备了一种更高的诗意的人生乐趣。“万事休”的比况更是囊括一切、包含一切,可见他生活中再也没有世俗的利禄和妻子美丑朋友少多的事情。这些东西似系累于人心,让人瞻前顾后、无所适从。“世外沧波本无思”,一时解除了,得自在心态可见了,得闲适心态也可见了。这是从帐子本身着笔,而全幅诗篇的意趣,也在于此。

次句具体描写睡态。“醉来高枕竹猫头”,上句谓因酒醉而卧,下句谓枕头是竹制的猫头形。“雪帐”、“醉来”、“高枕”三个字出以动字,“空”、“休”、“猫”三字作静字用。后三字将动景静景合写。前两句实乃“静照”。“高枕”写动作情态;“竹猫头”则为陈设情状;“醉来”语语双关。人在酒意之中,枕上感受清风徐来;当纸帐玲珑之时,猫儿睡着了,发出微响,如此景致美妙安闲至极!同时这里还又借用《晋书·阮孚传》中:“(孚)坦腹东床,时人或谓之三语公卿(美谈)。又以实相之猫为‘猫头’。”故这句又含有象征意味。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妙境。“不知金谷园中障”,点出“雪帐”用途。“金谷园”用晋石崇家的典故。石崇为炫耀富豪,于金谷涧中建有豪华的宾馆,其下多植绿竹障子。有一次他在宴客时,“使舞者乘碧油壁车,作青纶(细竹帘)屏障在前,左右挽握,”见《世说新语·汰侈》。此处借用“障”字反衬出纸帐妙处所在,不落俗意。周紫芝在另一首《鹧鸪天》词中也曾说:“几度草草兴阑珊。倚青冥、障休金谷。”可见他善于化用典故,不尚故实之风。而“输与侬家几百筹”,则又将诗情推向了高潮。“筹”是计数的用具,可作量词用。诗句是说:纸帐不但妙处非凡,而且还有胜似金谷园中其他一切豪华的屏障之处所,尤其是它胜过了几百年之久的酒筹儿千百倍。因为这纸帐能给人以幽梦之便,从中可以享受到饮酒作诗的乐处。此句将物性与人情熔于一炉,以帐子妙处象征诗人隐居生活的妙处。物性与人情浑然一体而又妙合无垠,这种艺术境界只有像周紫芝这样的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加以提炼的人才能产生出来。

此诗清新流利,近于民歌。其中“垂”、“空”、“休”、“猫”等字皆声情并茂、韵味醇厚;而且全幅诗篇充满着盎然情趣和鲜明的生活气息。周紫芝还有一首题为《夏日》的诗:“平生不识绮罗尘,始信身误黄金身。一纸鱼书一壶酒,故人千里不相亲。”从这首诗中可以想见他的逸致情怀和这种小诗的妙处。

译文:

白色的帐子挂起后所有的俗事都放下了,酒醉时高枕无忧卧在翠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