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紫芝
谢朓南齐守,司农古汉官。
杯今与谁把,山亦要公看。
细札颁何日,离骚读又残。
侍郎兄弟在,往往上金銮。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寄李司农三首 其三”的诗人以优雅的笔触,歌颂了北宋名臣李公的生平事迹与政治才华,通过用典,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李公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联“谢朓南齐守,司农古汉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以南齐名臣谢朓比喻李公在北宋的司农之职。谢朓是南齐著名诗人,他的诗文清新秀逸,广受赞誉。在这里,诗人用“守”字形容李公在南齐时的司农之职,赞扬他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付出的辛勤努力。而“古汉官”则表明司农在古代汉朝也是重要的官职之一,诗人以此强调李公在北宋司农之职的重要性。
颔联“杯今与谁把,山亦要公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公在司农之职上的闲适生活。这里,“杯今与谁把”表达了李公在闲暇之余无人相伴的寂寞,而“山亦要公看”则描绘了李公在山间游玩时也带着公务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李公的勤政爱民。
颈联“细札颁何日,离骚读又残。”诗人通过描述李公处理公务的忙碌和阅读《离骚》的闲适交替,展现了李公的生活全貌。“细札颁何日”表明李公的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处理各种公文和政务,“离骚读又残”则表达了李公在工作间隙的闲适,他在阅读《离骚》时或许是在思考国家的未来,这表现出他的深思熟虑和敏锐洞察力。
尾联“侍郎兄弟在,往往上金銮。”这里,“侍郎兄弟在”可能是指当时还活着的东、西两侍郎。此处的描绘揭示了朝中的有序状况及贵重的他正直严正人品的形象的到历代宗室的认同以及由大家齐赏共识上溯朝议上来证明了君主将出于选的慧眼和识人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李公生平事迹和政治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朝政清明、公正、贤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