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宋周紫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紫芝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原文

典午方中否,举世无贤人。

高爵岂不佳,奇祸终相因。

七子各见几,引身良及辰。

至今白眼徒,往往多怒嗔。

愚智不同调,孤高固难群。

自信苟不疑,俗说空纷纷。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周紫芝的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世事的冷静审视。他用竹林作为象征,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人世间的纷繁复杂和起伏变迁。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生活中,这种浑然天成,又能与诗人本心的韵致达到共通的氛围营造方式,表现了这位诗人开阔的生活境界和对个体哲理的思考深度。

“典午方中否”,在阳光的正中间这句话无疑是发出了强烈的提问信号。典午,指的是农历五月,这里借指五月。古人常以五月象征阴阳交替的时刻,象征变化、转折的时刻。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世间变化无常的深深忧虑。

“举世无贤人”,这是对世风的一种批判。诗人对贤人的渴望和失望,对世事无常的无奈,都在这句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爵岂不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的看法。然而,“奇祸终相因”,高官厚禄并非是理想的全部,相反,它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这既是对权力的警惕,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七子各见几”,七子象征着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见解和行为准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各自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至今白眼徒,往往多怒嗔”,这句诗描绘了文人的困境和矛盾。他们虽然有高尚的理想,但往往因为世事的无常和纷扰而陷入愤怒和困扰。

“自信苟不疑”,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世俗偏见的否定。他相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不会被世俗的言论所动摇。

“俗说空纷纷”,这句诗则是对世俗偏见的批判和否定。诗人坚信自己的选择,不理会世俗的纷扰和议论,这表现了他的坚定和自信。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周紫芝风格的作品,他用诗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困境和矛盾,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他用竹林作为象征,描绘了生活中的纷繁复杂和起伏变迁,表现出他开阔的生活境界和对个体哲理的思考深度。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