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紫芝
剪水飞花点翠峦,未教全放玉孱颜。
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
现代文译文:雪花像剪下的飞花 点缀着青山,却并未使它玉体消损,依旧郁郁葱葱。形状如同精雕细琢的六曲屏风,是在洁净的雪地上描绘了带着雪色之美的山景。
诗人夜宿小城,一夜间骤然而来的瑞雪如同小小的花团在山峦上繁茂起来,水墨画的画面变得丰富起来。这样的景致引出了诗人的情思,“未教全放玉孱颜”,没有使它消损在寒冷的冬夜中,还是它生长的力量大呢,还是雪花力量小呢?他由此想象这是雪花想在画上留白的地方点染上新的色彩吧。最后两句,他把自己的想象写了出来,雪花好像用薄薄的雪片描画出着色山景,把冬天素洁、冷寂、沉闷的色调出改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色调。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小城时,所遇冬雪初霁的情景,雪景的描绘并不是为了装饰和美化意境,而是意在表达诗人主观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生动的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期盼,以及对于冬天过后的明媚春光的期待。
“剪水飞花点翠峦”,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法,描绘了雪花如剪下的飞花,点缀着青山,覆盖着村庄和田野。这里的“剪水”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特点,“飞花”则描绘了雪花的飞舞之美。“点翠峦”则是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山峰以情感和生命。整个画面呈现出清新自然、宁静优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未教全放玉孱颜”,这里用“玉孱颜”形容雪花还没有完全覆盖山峦的样子,同时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雪花一种“放”的动感,而“未教”则表现出了一种犹豫、期待的情感。这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变化莫测。
“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这里将雪景比作精雕细琢的六曲屏风,在洁净的雪地上描绘出了色彩斑斓的山景。这一比喻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景的美妙绝伦,又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而“和雪新描著色山”则表现出作者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用心和细腻之处,体现出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景来表达诗人对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期盼和对于明媚春光的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