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紫芝
平生不识陈惊坐,传得新诗喜失床。
闻道明珠犹满眼,烦君为我一倾囊。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向开叔借陈公诗卷以诗奉寄且易乙藁 其二
宋 周紫芝
平生不识陈惊坐,传得新诗喜失床。 闻道明珠犹满眼,烦君为我一倾囊。
首句说平时想不到陈公(陈公者,陈与义也),一坐(惊坐)即得到他的诗卷,见今传得的诗,喜得不得了,连床也压垮了。第二句叙事,第三句即由叙事而转入抒情。今见到了陈公的诗,自是欢喜不尽,听说陈公还写有很多好诗,明珠满斛,尽在眼前,自己却不能全部得到,心中不免有憾。最后一句便将这种憾恨倾泻而出:烦君为我全部抄出吧。这一抒情性的句子,把诗人渴望得到陈诗的迫切心情,十分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平生不识”四字用得极新奇,与“不识荆山”之类不同。它把诗人那种渴望见到陈公但又得不到机会的苦恼心情,刻画得十分深刻。如果将此与杜甫的名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比较一下,便可以看出它比杜句更进一层。因为杜句所写的是梦幻,是“想当然”或说是想象中的事;而周句却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发生了的事总还带有一份真实可信的气氛,读之总还觉得它比梦幻要实在得多。周紫芝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直叙陈情。从表达情感来看,似以“烦君为我一倾囊”一句最为精彩。此句“用古折之”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整首诗便活了起来。倘若换上另外一种说法,例如:“读君新诗,不觉与之俱起而忘卧也。”虽也是叙事言情,却全无此新鲜活泼之感了。
从全诗的妙处来看,主要在于最后一句的神来之笔。这一句不仅使整首诗顿时生辉,而且给人以情致翩翩、韵味深长之感。读完最后一句,再回过头来品味前面所叙述的一切,便会感到这是一首活生生的、有情有意的、十分可爱的诗歌作品。
现代文译文:
我一生都没能与陈公相识,(得知他的诗后)我惊喜得从椅子上跳起,辗转反侧。听说您还有很多佳作,(真羡慕啊!)真希望能得到您的全部佳作装进我的口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