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吴可
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寇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思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吾曹饮沧海,百川羹一吸。
失却大官味,卷舌舐泥汁。
因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好护持,雨荷终不湿。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王观
吴可
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寇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思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我辈饮沧海,百川羹一吸。
失却大官味,卷舌舐泥汁。
因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好护持,雨荷终不湿。
诗中赞颂友人是一个懂得人性人情的人,是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两人友谊的建立与诗人的仕途坎坷有关。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独啸小轩集》一卷,右武宁军节度使高邮军教授吴可著,其友汤衡为之序。”吴可由于不慎得罪了秦桧而入狱,后来被贬到汤池做官。吴可任汤池教授时认识了当时正旅途中困顿的诗人黄子由(字观),二人一见如故,畅谈国事、人情、仕途、个人生活等,都“尤思谈性命”到天亮都没倦意。吴可曾想介绍给当时的高官显宦徐铉,徐铉当时权倾朝野连皇上都要敬让三分的人都不敢惹的人而到了边远的地方居然有了知己,也正因如此黄子由便有这首诗送给他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离别时的愁绪。在离别时诗人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种种祝愿。如愿做了官的朋友要牢记诗人“去去好护持,雨荷终不湿”的嘱咐。 希望朋友处变不惊、保持节操。“去去好护持”也含有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之意。 诗中用了很多典故,也表明作者才气横溢、学识渊博。 可见此诗非同一般诗词的“纯正”。
“因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因:因为。“因依”指因循依附,在这里是因为有所依托吴可虽然辞去了教职、但是由于人脉很广加之文人出身一下子就到做了当地小官——从九品的兼一职秘书郎及做了利漕厅书记之类的活后深受大员爱重;当宋代遇到“废食者予以按保、添丞员多署籍缺印而廪不支之久者三百余员;积廪累旬则廪自给之及代则易他官如故……视淮西用兵后有减无增”这样的危机时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很快得到皇帝赏识与官员们对大员的爱重也使得当时吏治混乱的局面有所改善。“临别百忧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忧国忧民”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思想感情。在离别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之意。 诗中用了很多典故,也表明作者才气横溢、学识渊博。
“雨荷”典出《南史·梁元帝纪》:“予以江淹为交州刺史,甚得人心……尝于荷中藏扇,人或摘取之……后以‘雨荷’为歌咏之典。” 诗人用此典除了表达对朋友的祝愿外也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中“卷舌舐泥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坎坷的担忧之情。“卷舌”即舌灿如花之意。“舐泥汁”即舔上泥土的意思。 古人称沧海为“大官”,诗人说:“我辈饮沧海,百川羹一吸。”意即自己的学识与口才并胜于沧海,对朋友的祝贺可谓淋漓尽致之至了。 可贵的是他也有清醒的认识就是说在大员之类显达之位大官们很了解人而已自己做了小官对友人还有许多担心不能不为友人担忧,这些话充分体现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朋友对他朋友的关爱之心也是诗歌更显委婉曲折之美、耐人寻味之意! 此诗并非纯属仿古而显古意难寻应是一篇颇有特色佳作!“去去好护持”,即诗人叮嘱友人善自勉护的意思——作一正一反的关照或也可表达惜别之情。“护持”在告诫友人珍惜彼此情谊不要因自己升迁而忘却对方;“护持”在表示诗人叮嘱友人处世要谨慎不要因自己的坎坷而使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