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挽都务弟》宋卫宗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卫宗武

《挽都务弟》原文

功名剩拟著先鞭,永诀於今十九年。

地下那知多岁月,人间别是一乾坤。

生前桂籍身如在,死后芸编子并传。

已巳归藏无欠事,独怜埋玉重凄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挽都务弟

宋 卫宗武

功名剩拟著先鞭,永诀于今十九年。 地下那知多岁月,人间别是一乾坤。 生前桂籍身如在,死后芸编子并传。 已巳归藏无欠事,独怜埋玉重凄然。

“功名剩拟著先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扬四海的殷切希望。“先鞭”典出《世说新语·赏誉》,是对他人先行一步的美称。在古人的观念中,凡出人头地者都以此为美。“功名”和“先鞭”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追求卓越的心理。但是功业如何才能建立?文天祥曾有过经典的阐述:“事业由人奋,功名各自取。”(《指南录后序》)此诗首句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将来必然成功的预见和祝福。

“永诀于今十九年”,这句表达了对于友人离世的不解之情。“永诀”是诀别之语,表达了悲痛的惜别之情。友人离世已经十九年,时间之长足以冲淡许多事情,但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相反对友人的怀念更加深切了。这种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地下那知多岁月,人间别是一乾坤。”颔联将笔墨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地下那知多岁月”,设想亡友在九泉之下未必知晓人世之间的漫长岁月。诗人在九泉下的友人同样也是别有一番境界和乾坤了。句中的“多”和“一”,本来都是寻常字眼,但在这样的语境中传达出对亡友至今仍不被人所知的愤懑。“乾坤”,词意出现得很早,《周易·参同契》中有“朔旦于东北,列为维斗,北极正居其中,举撮乾刚”之说,“乾刚”犹言刚健的君子。“摄提在东”,意为生命的车铃东转上了卯金之运,“列宿西迁”,好像西方天上退入了黄昏,其中喻意后人是可以体会出来的。因而这一句充满怀念亲人之情。“何处存吾魂”?在这一瞬间诗人眼前浮现了记忆中朋友生前的情景和事物。原来储存在记忆中那一幅幅生活图景历历在目:或者登楼月下长啸;或者骑马山中寻幽;有父亲的严厉教诲,老师的深刻批评;有寒窗下苦读,有科举场上的拼搏;有春风得意的欢笑,有暮年及第的欣慰;有为官一任的喜气洋洋,有告老还乡的从容不迫……这些记忆犹新的生活图景都是过去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称为“桂籍”。而今这些全都随着朋友的离去而烟消云散了,但是这些记忆犹新的生活场景又以另一种形式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芸编子并传”。

“芸编”二字出于《汉书·晁错传》中的“芸其孙卿书”,本指藏书于芸香以防蠹虫。这里引申为治学读书的典故。表示书斋里朋友的学问仍然继续存在。句中的“并传”意为一起流传。“已巳归藏无欠事”,这一句又转入了对已逝去的美好岁月的回忆。“已巳”代指作者当时还活着的年代;“归藏”与上述“桂籍”相呼应,“归藏”也指一部收存书籍的地方。这句是在安慰亡友及其灵魂:虽然人去逝去但事与情仍与昔日一样。朋友读过的书现在仍归藏在那里没有欠少之事,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事物都成了空寂、成了寂寞,特别是其中曾经有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富有个性特征的人却永远消逝了。因而结句“独怜埋玉重凄然”。这句抒发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挽回的失去的岁月、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无限惆怅之情。

此诗从“永诀”写到“埋玉”再写到“凄然”,把一种悲凉痛苦的心情步步推向高潮,诗旨最后归结为怀旧与纪念。诗中选事用典以古喻今、抒情写景与议论相结合,在言简意赅和含蓄蕴藉方面都很成功。

此诗采用了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从“功名剩拟著先鞭”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