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卫宗武
妙制成春春未知,园工自出一家机。
折旋夭矫龙蛇势,缭绕缤纷蛾蝶围。
烟篆不生腾賸馥,月痕相倚衒清辉。
西城纤巧仍如旧,只慨梨云昨梦非。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卫宗武笔下的《蟠梅》诗,从梅花的孕育之妙写起,赞颂梅的生机勃发,含有对春天的喜悦,对梅工的敬佩之情。
首句“妙制成春春未知”,起笔惊奇,笔势飞动,赞叹中暗藏对春的期盼。诗人用“妙成”形容春,且说“春未知”,表现了诗人那种无限惊喜的心情。在诗人看来,梅花盛开,仿佛是大自然神功妙成的一件绝世佳作,然而它毕竟还是蓓蕾初绽,尚不知春天的消息,其生机勃发的形象令人惊奇。这里诗人用笔之妙,还在于以“春未知”反衬梅花的生机勃勃,以蓓蕾初绽状其花之未发,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园工自出一家机”,“自出一家机”,是说梅花与一般早春的花卉不同,千姿万态,更富于生趣。作者把这种不畏严冬、蓬勃盎然的生机归之于园工的栽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而且隐喻对园工的敬佩。
前四句通过拟人手法,以轻灵的笔调描绘蓓蕾在蟠屈盘旋中一伸一缩如龙蛇奋发之态,以百花缭绕、争香斗艳的蛾蝶环绕飞舞来衬托其精神。诗人用笔之妙,还在于以拟人手法描绘蓓蕾动态,以百花环绕表现其生机勃发,以群蝶纷飞烘托其花香浓郁。
“烟篆”句以轻烟舒卷状梅香的氤氲弥漫,“月痕”句以弯月斜倚状花朵斜出之姿。两个比喻贴切新颖,又符合春夜月下赏梅的实景。这两句写梅花的幽香在夜空中升腾,月光与之相倚相映,显得分外清丽。
诗的结尾以西城花工巧于剪裁和种植来衬托梅花的奇崛不凡。“西城纤巧仍如旧”,不言“蟠梅”仍如旧,而说“西城纤巧仍如旧”,把非议的对象巧妙地移向侧面。“纤巧”意指心灵手巧的人,“仍”字有重现之意。在诗人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春未识”与“昨梦非”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有心的园花并不会被旧的观念所束缚,“西城纤巧仍如旧”,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施展聪明才智,“只慨梨云梦非”。此处即用李白咏梨花诗典故:“春风一吹冻凝脂,幕色河冰斗轻肥;看到一枝临晓月,不知人面是耶非?”其中以梨花比喻美女面白如玉,“人面”句则用以喻梅花矣。在感慨之后仍留一段深思余地。
这首诗运笔空灵,体物精微。咏物而不滞于物,寓意深远,耐人寻味。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拟人、比喻、衬托等。卫宗武的咏物诗在宋人中别具一格。
现代译文如下:
园丁巧妙地剪裁出这枝春梅,它的形象独特令人称奇。梅枝盘旋着好像龙蛇奋发有力,百花缭绕着它如同蛾蝶围绕花飞。轻烟般的梅香袅袅腾起,弯月斜依着它把清辉洒辉。西城花工依旧灵巧如旧时,我只能感慨那些追名逐利的往事都已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