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女弟 其一》清黄遵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黄遵宪

《送女弟 其一》原文

阿爷有书来,言颇倾家赀。

箱奁四五事,莫嫌嫁衣希。

阿母开箧看,未看先长欷。

吾家本富饶,频岁遭乱离。

累叶积珠翠,历劫无一遗。

旧时典衣库,烂漫堆人衣。

今日将衣质,库主知是谁?扫叶添作薪,烹谷持作糜。

尺布尚可缝,亲手自维持。

行行手中线,离离五色丝。

一丝一泪痕,线短力既疲。

即此区区物,艰难汝所知。

所重功德言,上报慈母慈。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题名为“送女弟”,由此不难令人想起柳宗元的“抚孤以暮年”,画面重在一个“送”字,精心绘出一幅新嫁娘送别小女儿出嫁的场景。黄遵宪是清代人,写的是现代的事,手法不同,却同样感人。

诗的开头四句是写新嫁娘接到父亲的书信,说家中已因战乱而倾家荡产,只有四五件箱奁,嘱咐女儿不要嫌嫁衣不丰厚。接信的“阿母”,也就是母亲,当她打开箱子一看,除了人的衣服,已没有什么东西了。她不禁先“长欷”,然后“阿母”对“吾家本富饶”的过去发出慨叹。

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阿母”的感想:过去的珠翠、金银首饰和绸缎衣服虽多,却经不起战乱的折腾,现在只好用来充作柴薪。一尺布尚可缝制衣物,而今天只能亲手缝制维持生活的衣服。“扫叶”二句,语本《庄子·逍遥游》:“以土砾凸者为桂树,凹者为兰花,然后植松柏,烧之使耀如缀玉焉。”“即此”四句即暗用此意。下面又承“吾家本富饶”一联的意思。“尺布”尚且缝缝补补,母亲的手法既勤快又有韧性。末二句是她鼓励女儿说:“我所重视的道德是德言(德行和言语),这是报答你的慈母的爱呀!”这是非常感人的一席话。诗的字里行间饱含着这位封建妇女对战争的怨愤、对生活的怨愤、对家庭倾覆、朝夕难保的悲伤。末二句是说在悲愤中以德报怨,勉励女儿走正路,做贤妻良母,这正是诗中这位封建妇女的可贵之处。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见长。诗人没有对送女情节作过多的铺陈,只撷取几个片段加以剪裁,就写出这位封建女子的心理活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这种封建礼教的控诉。诗人通过这一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和封建家庭衰落的可悲现实。

另外,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也是它的一大特点。“阿爷”、“阿母”、“嫁衣”、“珠翠”、“尺布”、“针线”等都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显得非常自然。黄遵宪在这首诗中做到了文词俗易晓畅、自然本色,而没有流于俚俗浅露。

这样高明的艺术效果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期同调的作品往往没有这样高超的生活体验和锤炼功夫,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创作特色和功力之一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