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遵宪
管弦合沓钟鼓喧,左炉右鼎腾香烟。
翩然被发乘云下,知公未遂神龙蟠。
凭阑东望大江去,旁通闽海百由延。
增城赤嵌矗弧岛,下有膏沃千良田。
柘浆茶荈作银气,红尘四合城郭阗。
生番攫人食人肉,侧有饿虎贪垂涎。
当时倭奴轶我界,公统王师居中权。
大官媕婀主和议,公唾谓不值一钱。
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
南门管轮东流柱,摇摇竟如风旌悬。
流求两属忽改县,举族北辕王东迁。
公言尺寸不许让,兴灭继绝兼保藩。
毡裘大长议分岛,公尚摇手谓不然。
岂期舐糠遂及米,神州亦竟污腥膻。
巍峨钜舰古未有,凿破混沌成方圆。
《考工》作记智述物,云房石栈相钩连。
后来汉帜成一队,椎轮笔路推公先。
病中呢喃造铁甲,欲聚众铁城三边。
东沟一战炮雷震,轰轰洞击七札穿。
人船兵甲各糜化,虫沙万数鱼鳖千。
威海刘岛据坚要,漆城孰上池难填。
蝝息蜷伏不敢出,如引铁锁封喉咽。
天骄横肆地险失,坐令蚍蚁咸无援。
曹蜍李志奄奄气,仰求敌国垂哀怜。
言为众生乞生命,手书降表黄龙笺。
恐公闻此气山涌,妄语诡公船犹全。
就中邓林二死士,躬蹈烈火沈重渊。
愿公遣使携葆羽,垂手接引援上天。
金戈铁马英灵在,倘藉神力旋坤乾。
吁嗟公去十六载,今日何月时何年! 捧觞再拜席未散,又闻奔命囊书传。
黄遵宪的这首诗,以沉文肃公祠祭祀为背景,借祭祠之事,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沉公的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沉公生前力主抗敌、保卫疆土的壮举,以及死后祠堂祭祀的盛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沉公未竟之志的惋惜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的首联描写祭祀场面,笙箫齐奏,钟鼓喧天,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颔联用神话传说表现沉公神武,被发乘云而下,未遂蟠居,表现出沉公未能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颈联描绘祠堂所在地的壮丽景色,江流旁通,海疆相连,增城赤嵌,矗立如屏。下有膏沃之田,人繁粮足,而周边仍有生番食人肉、饿虎垂涎的描写,暗示了边疆的不安定。
随后,诗转入对沉公生前事迹的叙述。在描述中,诗人表达了对沉公坚守国土、寸土不让的坚决态度的敬佩。而当提及外族提出分岛议和时,沉公仍不为之所动,这更彰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远见卓识。然而,国家最终沦陷,沉公未能看到这一悲剧的发生,令人惋惜。
诗的尾联表达了对沉公的敬仰和哀思。诗人在祭祠之后,感慨万千,回想起十六年前沉公离世时的情景,不胜唏嘘。同时,诗中提到邓林二死士躬蹈烈火、沈重渊,愿携葆羽接引上天的事迹,表现了沉公的英勇精神永存人间。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神力的祈求,希望能借助神力帮助国家走出困境。
全诗以祭祠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沉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