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不忍池晚游诗 其十一》清黄遵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 其十一》原文

濛濛隔水几行竹,暗暗笼烟并是梅。

微影模糊声荦确,是谁携屐踏花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中,作者黄遵宪描述了在晚秋的江边不忍池畔看到的景色,其情其景就如一幅精致的画作,使人心旷神怡。现代文的赏析将试图以此视角进行创作。

秋意已浓,晚风轻轻吹过池面,带着些许凉意。江边的竹林随着风轻轻摇曳,影影绰绰,像是雾气氤氲中的画作。在这清凉的夜晚,那朦胧的翠色为暮色中的不忍池添上了几分柔情。池边的梅树则在烟气中微微泛着粉色,她们那细碎的花瓣在夜色中闪闪发光,像是月光落在翡翠上。

听觉也被细致入微地描绘。轻微的脚步声在花间回响,那是谁带着屐(一种木屐)踏花而来?这样的声音在静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触摸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晚秋江边的不忍池描绘得如诗如画。他以竹、梅、花、屐等元素构建了一幅优美的秋夜图,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淡雅和美好。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他的诗才横溢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至于“是谁携屐踏花来”这句诗,更是充满了悬念和期待。读者不禁要问,是谁如此闲适,在秋夜的江边不忍池畔,携屐踏花?这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无穷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江边不忍池美景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读之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淡雅的美好,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