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哀诗 其一 袁爽秋京卿》清黄遵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黄遵宪

《三哀诗 其一 袁爽秋京卿》原文

士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公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 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 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 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 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三哀诗 其一 袁爽秋京卿》这首诗以真挚的感情,悲悯的心怀,对袁爽秋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黄遵宪通过对袁爽秋的生平的回顾,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中人的深深同情。

首段是对袁爽秋身世的哀悼,描绘了他身处逆境,却坚守正气的形象。他虽然官职低微,却能坚守道义,对国家的妖孽之举提出批评,即使因此遭受了牢狱之灾,也毫不退缩。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动。

接着,诗人对朝廷的昏庸无道表示了深深的痛心。朝廷中的权贵与贼人勾结,将国家命运作为赌注,这种行为令人痛心。诗人对袁爽秋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腐败表示了失望。

最后,诗人对袁爽秋表示了深深的怀念,他的英魂将永存人们的心中。诗人的悼念之情令人感动,他的呼吁也将永存人们的心中。这首诗表现了黄遵宪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正义的坚持和执着。

总结:此诗感情深沉,是对那个时代的悲歌,也是对人性的反思。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有坚守道义的人,他们的精神将永存人们的心中。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坚持和执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