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大狱四首 其二》清黄遵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黄遵宪

《大狱四首 其二》原文

万里滇南道,空劳秉节臣。

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

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

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大狱四首 其二》是一首深具人道关怀和社会正义感的诗。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现代文译文:

诗人在描绘了遥远的西南边疆,一个远道而来的使者被无辜陷入大狱的情景,在全诗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荒谬。

首联“万里滇南道,空劳秉节臣。”诗人以寥廓的“万里滇南道”和“空劳”二字,描绘出使者远赴边疆,空费气力,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悲哀。

颔联“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借用汉代与边疆民族的和亲政策,暗示使者无辜受累,与汉代公主和亲的情境形成对比,表达了无辜者的冤屈和无辜被牵连的悲哀。

颈联“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进一步揭示了不公和荒谬,诗人描绘了无辜的使者被诬陷为“化外人”,无辜被困在王庭狱中,这种冤屈无处申诉,只能被无尽的冤屈吞噬。

尾联“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借用鹰眼睨视和按剑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狱外的奸诈小人旁观无辜者受难,按剑生嗔,流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深哀叹。

现代文译文:

这是一位远赴万里滇南的使者,他秉持着国家的节度使的荣誉,却只能在边疆空费气力。即使他是被敌人陷害至此,这也已经牵连了我们的和亲政策。更何况他只是因为王庭的冤狱,却被诬陷为异族人。狱外的旁观者如同恶鹰一般,瞪着眼睛,按着剑柄,对我这位无辜者产生了怨恨。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具同情心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荒谬,对无辜者的冤屈表示了深深的哀叹和同情。诗人借此诗呼唤社会的公正和人性的良知,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关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