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素庵壁间六首其一》宋艾性夫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艾性夫

《题素庵壁间六首其一》原文

风粗或捲茅,两饱颇生草。

泓然老砚池,照我发缟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题素庵壁间六首其一

风粗或卷茅,两饱颇生草。 泓然老砚池,照我发缟缟。

这首诗是艾性夫创作的一首题素庵壁间的诗,素庵是他的朋友某公的居所。首句说风大时能吹卷屋内的茅草,点出素庵所在的环境,同时也隐示某公的简朴生活。茅草屋内,风卷茅草,可知其朴素之至;但屋内尚有能供他吃饭的两块干草,可见其生活简朴而不失为乐。第二句即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察所得:他看到两片干草茁发新芽,颇显生机,这便是“颇生草”的来由。这两句明白如话,却又把一个清贫的居士形象活画了出来。

“泓然老砚池”句,是由上句生发而出,它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这位居士的精神世界。老砚池即用来磨墨的旧池塘。一个“泓然”二字,就把池水磨干、砚台磨损的景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好像看到一位伏案写作的老人。这位老人虽则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但他忠于职守,仍孜孜于笔砚之间,不辞枯稿,不知疲倦。一个“照”字,更把这位居士的精神显得十分明亮。

这位居士之所以如此不辞劳苦,兀兀穷年,是因为他的生活有了这泓然老砚池作为精神力量的源泉。这里说明他有着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内心世界。这些感受和世界又都从砚池中反映出来,显得那样幽深、明亮。

这首诗朴素中见清新,淡雅中见深意。它说明艾性夫与一般流连光景的闲人不同,他是一个有志于事业、热爱生活的人。他从风卷茅草、两饱生草中看到自己的精神力量源泉;从砚池中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都从日常接触中感到它的可贵和必要。正因为如此,他在一切事物中间都看到了人,看到了人的内心世界,也看到了人的本质力量。所以他觉得在素庵壁间题诗的时候是那样的高兴、满足和幸福:“照我发缟缟”,是说砚池反映出自己白发的头饰;“渊明爱菊过吾谷”,是说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这种酷爱当然超过自己当时所过的虽然简朴但却充实的田园生活——其中流露出一种真诚的感情。这也说明他对人世生活与环境的热爱和对素庵的留恋之情。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即使处在困顿艰难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能从中发现许多可贵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来支持我们前进。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