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观潮》宋艾性夫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艾性夫

《观潮》原文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观潮

宋 艾性夫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在宋诗中,有关钱塘江的诗篇很多,其中尤以《观潮》为最有特色。这首诗通篇写景,景中寓情,气势雄浑,意境开阔。

首句“按节波神逆水来”起笔突兀,犹如巨槌重击,一下子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住。钱塘江潮本是“逆水来”,但这里说“按节”,这是诗歌语言艺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然的伟力。接下去“鱼龙掀舞斗崔嵬”写江潮所卷起的形象。波神、鱼龙、山峰、峭石、掀起舞蹈着与对岸相搏的潮头等。句式上的特点使七字高度集中,一方面显示了总体的惊涛骇浪,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怒潮的具体形态。最后一句“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诗人由眼前的江潮联想到历史上亡国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灵胥恨未灰的深沉感慨。

这首诗通篇写景,景中寓情,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而诗人写的是江潮,赋的是历史人物,但实际是在抒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译文:

钱塘江的波神迎着节令而来,鱼龙纷纷起舞比试高下。浪花如高耸入云的雪峰,江风呼啸如同白昼里的雷霆。当江潮蓄势待发时海水仿佛能立地飞翻,愤怒无处发泄时冲撞山峦回来。想想历史上亡国的事情有多少?唉!谁又能像伍子胥那样恨入骨髓呢?

以上就是宋代诗人艾性夫《观潮》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