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洛阳道》唐任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任翻

《洛阳道》原文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春草。

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

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

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洛阳道”,洛阳是唐代东都,繁华之地,亦是文化中心,各种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往来其间,自然不乏诗作流传。任翻的这首《洛阳道》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首联“憧憧洛阳道,尘下生春草”,描绘了洛阳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同时又暗示了时光荏苒,春草新生,时光飞逝。这一联以动写静,通过“憧憧”这一动态词语反衬出洛阳道的静谧,生动地表现了洛阳道上的繁华景象。

颔联“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笔锋一转,由繁华的景象转入到行者的思家之情。这里借用佛教术语“在家”来表达行者的羁旅之情,寓意深刻。然而家中的亲人或许也正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无暇归家,进一步强化了行者内心的孤寂。

颈联“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借用鸡鸣天亮的场景,刻画出行者急于离开,不敢耽误的太早的匆忙心情。百年人生路旁而过,白日将尽之时才发现自己仍在路上奔波。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揭示了行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尾联“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行者内心的追求在这里得到展现:他既渴望财富,又渴望名誉,两者都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追求。然而在这宽广的人生道路上,这两样追求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这或许就是任翻所要表达的,人世间的繁华与追求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或许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洛阳道的繁华景象为背景,通过行者的思家之情和匆忙奔波的心情,揭示了人生的追求和焦虑。任翻以其独特的笔触,将繁华与孤寂、追求与焦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