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宿巾子山禅寺》唐任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任翻

《宿巾子山禅寺》原文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宿巾子山禅寺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唐代诗人任翻游览巾子山,夜宿山中的禅寺,写下这首诗。诗中描绘了初秋的夜晚,山顶上凉意袭人,白鹤在松林间飞舞,露水滴落在诗人的衣裳上。月光洒在前峰的半江水上,寂静的禅院中,僧人在翠微处打开竹屋,迎接诗人的到来。

首先,“绝顶新秋生夜凉”,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秋之夜山顶的景象。绝顶,指的是山顶的高处,新秋,即初秋,此时秋风初起,天气微凉。诗人用“生夜凉”三个字,形象地表达了夜晚山顶的凉意袭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鹤翻松露滴衣裳”一句,诗人通过描绘白鹤在松林间飞舞,露水从松树上滴落下来的场景,更加强调了山林的寂静和清凉。松露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因其珍贵而受到关注,在这里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而露水滴落在诗人的衣裳上,更增添了几分清新的气息。

“前峰月映半江水”这句诗描绘了月光洒在前峰的半江水上的美景。前峰与半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江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

最后,“僧在翠微开竹房”一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寺中的僧人,他们在翠微处打开竹屋迎接诗人的到来。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僧人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禅寺的敬意。整首诗以景为主,景中含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巾子山禅寺的赞美和对山林清幽之美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禅宗的热爱和追求。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