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四时读书乐·其四》宋翁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其四》原文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这是宋代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之一,其主题是读书的乐趣。诗中描绘了冬日读书的场景,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读书的宁静与满足。

首先,诗中描绘了冬日山林中树木凋零、溪水干涸的景象,使得一切显得更加寂静和深沉。此时,诗人已经超越了表面的景象,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意象,表现了冬日读书的心境——寂静而深入。

坐在灯下阅读书籍,仿佛感受到了岁月无声,似乎天地间的寒意也在为自己的精神之旅铺路。在这深深的夜里,高声吟唱着,即使是在大雪压顶的时刻,也能坚守自我。这是一个独处时特有的感觉,那种温暖、坚韧而又自由的情怀,宛如一股清流沁人心脾。

再看那个冬天取暖必备的地炉和茶鼎,静静地烧着活火,温润而又惬意。读书时的平静与宁静在此刻仿佛得以凝固。在这个环境下,无论是冬夜高歌还是思考问题,都是那么的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场景正是读书人所向往的,读书之乐何处寻?就在这清净的天地之间,就在那几朵傲雪的梅花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读书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读书的乐趣和宁静。在冬日的寂静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这种乐趣是无可替代的。

译文:

树木凋零,溪水干涸,千峰百崖都显得枯槁无生机。而我却在这其中看到了真正的自我。在孤灯下坐着读书,墙壁上映射出我专注的身影,高声歌唱在午夜时分,大雪压垮了我的草庐。炉中烧着茶鼎烹煮活火以取暖,一杯清茶足以称得起爱书人。读书的乐趣在哪里寻找?就在那几朵傲雪的梅花之中,这是天地间最纯净、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