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别圆澄禅师》宋陈师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师道

《别圆澄禅师》原文

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

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

早年著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

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

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

殷懃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

平生准拟西行计,老著人间此何意。

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为文言文,借用了其韵律与描述手法。现在我将尝试用现代语言来翻译这首诗并作一下赏析,但可能会改变一些意思,因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以现代的语境和表达方式来诠释。

【现代文译文】

某日,向法施老人求法未果,他安卧不出,无奈我须远行探望病重的禅师。他摩挲着盘子和筷子,劝我稍作停留,不要过于仓促。早年执着于文字语言的争论,众多卷册的学问竟无法领略他的一语契道。回首一生追逐虚浮绮语的日子,多少因虚名而惹出的罪孽深重。从此他将与世长辞,我们也未必有缘再会。众僧多次恳求他留在世间,无奈身体病弱难以修复。一直以来准备前往西方之路,晚年为何要在尘世生活呢?也许来世我们会在佛法修行的地方相见,那时能记得我这个当年的隐居居士。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陈师道对于禅师年老体衰、即将离世的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思。他在赞美禅师的智慧的同时,也对自身半生追求的虚浮名声感到悔恨。诗中充满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哀愁。

“早年著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这两句诗表达了陈师道早年对文字的执着追求,对文字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领略禅师一语中的的智慧。

“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这两句反思了自己的过去,虽然之前也有一些美好的幻想和幻想,但却未能真正的悔改。这一句展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深入反省和内疚悔过之心。

“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这两句描绘了陈师道对禅师离世的深深哀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对禅师的离世感到惋惜,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期待未来自己能够有机会与禅师再度相遇。

“殷懃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这两句则表达了陈师道对禅师的留恋和挽留之情。尽管知道禅师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修复,但他仍然希望禅师能够继续留在世间,虽然这种希望是如此的“弊恶”,但却不能轻易放弃。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陈师道对禅师的深深敬仰和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哀愁。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