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师道
南朝官纸儿女肤,玉版云英比不如。
乞与此公原不称,他年留与大苏书。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一首其一
宋·陈师道
南朝官纸儿女肤,玉版云英比不如。 乞与此公原不称,他年留与大苏书。
这是一首送人诗。送别之作在内容上一般写离别的忧伤,写朋友之间的深情。而在师道的这首诗中,作者除了抒发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心情以外,更寄托了对友人的谆谆期望,意旨尤为深长。
首句以南朝纸币“鹅川券”来比喻友人的书法,称颂友人书法流丽圆转。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南朝官纸”来比喻友人书法的“儿女肤”。这个比喻非常奇特新鲜。它是以“南朝官纸”喻其书法之幼稚、轻薄、肤浅,而称其书法的这一特点,则是从“鹅川券”的轻薄、肤浅中得出的。这一比喻非常贴切地表现了友人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次句用“玉版云英”来比喻友人的书法老到遒劲,纯然不俗。这一句与首句形成对比,使友人的书法特点表现得更突出。
三、四句“乞与此公原不称”,“原不称”的“原”字很有份量。友人的书法幼稚轻薄,但老到纯然,其人不应只是如此;而今作字幼稚轻薄,则书如其人,人殊书亦殊。作者以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批评和期望。最后一句“他年留与大苏书”,意思是说:将来有一天,愿友人的字留与大文学家苏轼书,为世人所珍爱。这里暗寓了作者对友人不甚通晓书法的批评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篇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友人的书法特点和作者自己的赞赏之情;诗句通俗朴素,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特别便于表达作者的淳朴自然的情感,体现了其艺术风格。但值得一提的是,“玉版云英”这个比喻显然是对前人有名的两个典故运用的恰到好处。一方面显现出他对典故有很好的准备与熟练度,这是学好古文的重要技能;另一方面显现出他理解友人的书法达到能够精妙地以典故喻之的境界。师道诗集中有不少借用典故的书札赠诗,这一点也为同时期不少诗家所不及。他的诗词凝练、含蓄,寓沉于工稳纯熟之外,虽少俚语俗句,却颇雅健。比如“敝邑惟宗庙最宝重”之句,即从杜诗“弊邑真空谷”来,可见其对炼句用辞之严谨之所在。此诗格调较为深沉,但仍可以看出陈师道早年作品那种特有的严肃的气氛,说明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对艺术技巧有了深刻的体味和了解。
至于现代译文如下:
送别诗一首字如其人
南朝的官纸如同小儿的脸庞,轻薄肤浅, 玉版云英却深沉浑厚无比。 请别怪我的朋友字写得如此幼稚肤浅, 希望将来他的字能留给大文学家苏轼题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