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师道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和黄预感怀
宋代 陈师道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空原供潦倒,清谈到底困侏离。 但令舌本常强健,不怕人间酒厄困。
大石斋小诗颇清健,如长沟小水流。简册不遗山泽隐,樽俎相属座中豪。恨无端绪续清话,故与友朋留鬓毛。犹胜儿时太史文,朝夕譍对分题高。
这一首十二句七字律诗通过陈师道自己的生活状况和心态来抒发一种愤激之情,他生平行状十分简朴清苦,处境也甚为窘迫,“壁立无堪佐子贫”,“逸气空原供潦倒”,皆可见其清苦至极。但此诗并没有很大的悲切感,却更多的是表现其生活的雅趣与乐趣。“起临明镜看生意”,而他能时时“明镜”“观察其生命的“生机”即是诗与艺术的创作与乐趣;“卧向晴”“共白云”,他是能够安然面对人生的,也可以与他聊天“清谈”,这几句的意思是丰富的、多解的。它可以代表诗人的生活态度,即闲适、自在、旷达之意;也可以代表他的处世态度,即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之意;还可以理解为他对名山胜迹的向往,即“卧向晴”“白云”之处;而最根本的,则是他淡泊名利、不慕虚荣的高洁人格。 诗中虽有生活简朴清苦之描写,但更多的却是旷达洒脱之气,寄寓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这也许就是诗所透露出的“逸气”“清谈”的精神。
“逸气”两句原是自我解嘲,但也是他生活与心态的写照。“刻谈”句有时也难免要陷入繁琐议论之讥,“但令”两句则是自我宽解,苏晋是晋武帝时征为参军,因嗜酒而未能受职,这里就自我宽慰说,只要有诗酒相伴,即使不能醉酒也罢,“不患何山”句也是同样的意趣,人不能胜过自然、逃避自然的意趣。这样的诗句是与知足者长乐、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等等的思想相合拍的。这些意境表现了作者恬然自得的情性、淡泊的人生态度,虽然无法回避人生的困境和现实的苦闷,但也向我们展示了超越困境和苦闷的积极方法,引导我们走向超越和解脱。这样的诗歌艺术也就会给我们一种“旷”的艺术感受——即“逸”的感觉。这些也就是此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