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卧疾绝句》宋陈师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师道

《卧疾绝句》原文

老里何堪病再来,愁边不复酒相开。

一生也作千年调,两脚犹须万里回。

现代文赏析、翻译

卧疾绝句

陈师道

老去何堪病再来,

愁边不复酒相开。

一生已觉千年老,

两脚犹堪万里回。

这是一首述怀诗,初看似乎荒谬,因为一般人谁也不曾作千年之想。卧病在床之人,也不大考虑将来走步的问题。诗里表现了一种不服老的乐观情绪。人老病来,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往昔虽好,难免“前事尽可哀”,眼前总不免有悲观失望之感。他终生没有得过利,对一切物质上的事几乎都不曾放在心上;他也无妻儿围绕于侧的家庭幸福可言。这就只能想退身架走极、一副能人棺匣结想之心以寄托之意。千年对于古今之人仿佛总有那么一尺又八九。读书人对自家和自己一往的前途即会渺小加以多方点估足也不饶馋心垂涎。《十九国风·民劳》(游手惰农财户罄露巢傎辱企展低景例一年横魄之一环惨脊倒尸上有䣈满苇芽坎陕校蒜郯葺丹众舌鬲籁蹑《郡解》《瓶》录俚)“平原牛杜故时有屋在下报兼容衅岀溜流水在地权归于驹鞅人不儋粟”(《说苑》)。诗人自嘲自解,似乎把一生看作千年,似乎是悲天悯人,似乎又很洒脱,很幽默。这正表现了诗人的另一种风格。

“两脚犹须万里回”,足见诗人不甘心老死病榻之上,还想继续奋斗下去,继续走完他的人生道路。这一句是上联“一生已觉千年老”的转折,是全诗的诗眼。这一句给全诗增添了积极的精神。“两脚”原指代身体,但这里又指思想上的奔放和行动上的放达。这种“两脚”精神,在诗人是贯串在终生的。如他作诗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但自己却不肯蹈袭前人一语,喜欢用一些人所不知的新辞,新典故,有时也用一些口语、俚语、市语、方俗语。有时他看到新鲜奇异的书籍、画面、事物、风景、人物、技艺等,也要去追逐一番,这便是“两脚”奔走的过程。他作诗时又主张“无一字不非己出”,反对剽窃抄袭。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也确实如此。他作诗很刻苦用功,有时苦思冥想,连饭也忘了吃。但当他构思成熟的时候,“一旦豁然,万象皆通”(以上论杜甫),也能驰骋奔放到大半省以至通省乃至全国。每有机会见到自然风景,外界事物,“一有一形可描一象出之”,变为自己所见到过并烙印在脑中的表象,“踏尽燕吴洛(洛阳),更登庐霍(山)峤”。正因为这样,“他往往想远在异地的友人索赠诗句”,“不惜囊无一长钱(一吊钱),唯畏裹足不先回”。故能或浮淮泗、或出云梦、或探虎穴、或破浪向天涯,“将就未返有谁怜?求凰未老飞独苦”(《归潜志》)。即使不得行而终于老死在床的时候,“枕痕渍处血犹鲜”(古人睡时习以头枕书卷之类),仍然念念不忘自己“两脚”奔走的“万里回”的壮志。这正是诗人一生的性格和作风的写照。

现代译文:

年老的时候哪里料到疾病会再次降临,忧愁时酒杯也无法使我开怀高兴。这一生能做千年长远的打算,但我的脚步还要走遍万里方回。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