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明文徵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文徵明

《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原文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创作的赏析,希望您能够喜欢: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诗人笔下的湖光山色如同古筝轻拨,流水高山,温润了岁月的痕迹。文徵明的这首《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正是他笔下诗境与画境的完美结合。诗中描绘的黄茆小景,如同一首淡雅的山水诗,引人入胜。

诗的开头,“斜日翻波山倒浸”,夕阳西下,湖水如同一位腼腆的女子,被黄昏的美唤醒。这种日暮的情境和诗意互相辉映,正如山水画的深浅与错落。“晚晴幻出西南胜”则如同中国画中那一笔出神的晚霞,清新秀雅地刻画了湖水的温度和风华。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孤岛、绿色的树木、蓝天、飞鸥,无一不展示了画家笔下的深远与壮丽。然后笔锋一转,“谁剪吴淞尺纸间”,似乎每一处景色的精致与大气,都是通过诗人诗心敏锐而想象丰富地从湖海和深林间跃然而出的画卷,而又出自纸上这一小巧而又严肃的形式之中。

黄茆小景由历史转到现在,自然的美被更加空旷浩渺的生活再现。“我生无缘空梦堕”,自怜自身无此功业,空自追梦于这黄茆小景中。“三十年来蚁旋磨”,像一只蚂蚁在磨石上旋转,默默耕耘着生活的痕迹。这种悲欢离合,人间的冷暖都在诗人的笔下流转,显得既凄美又生动。

然而醒来后展画而观,“恍然垂手矶头坐”,如梦如幻的景色似乎就在眼前。这种景象的描绘使人联想到画家的妙手丹青使得一片湖山尽入诗中,似乎只有诗的意境才是最恰当的表现方式。

再看“湖山宜雨亦宜晴”,这里不仅是对画面细节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心中情感的表达。雨中的湖山有着一种清冷的美,而晴天的湖山则有着一种明媚的美。而无论雨晴,都能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在其中流转。

“春色茏葱秋月明”,这里描绘的是一种深沉而又淡雅的美。无论是春日的蓬勃生机还是秋夜的寂静明月,都在画中得以表现。此时的黄茆小景,不再只是一个静物,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情感和哲思的表达。

“知君作画不是画”,这不仅是对画的高度赞赏,更是对诗与画相结合的一种认同和推崇。作者认为这位画家并不只是在描绘眼前的景物,而是在通过画笔表达出一种更深远的情感和哲理。他通过画笔将诗的意境无声地传达出来,使得观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这是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艺术追求的崇高表达。只有那些能够深入理解艺术精髓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幅画的内涵和价值。

总的来说,《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同时也是一首赞美艺术之美的诗。它以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理解。这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和画境的美,令人回味无穷。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