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文徵明
沧浪池水碧于苔,依旧松关映水开。
城郭近藏行乐地,烟霞常护读书台。
行追春事花无迹,閒觅题名壁有埃。
古栝苍然三百尺,秪应曾见宝昙来。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明代诗人文徵明《重过大云庵次明九逵履约兄弟同游》的赏析:
大云庵,这个在文徵明心中占据着特殊地位的地方,他再次来访时,看到的是久违的景色,心中是无尽的欢喜。随着四季更迭,城郭悄然隐藏在了风景之间,让人暂时忘却世事的烦扰,也正是这些山山水水、草木花鸟,孕育了他笔下的灵动和想象。烟霞之中,隐现的是他曾经的读书之地,带着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热爱。
继续追寻春日的美景,只看见花朵无处可寻,不禁引发他的惋惜和深思。在这个悠闲的环境中,他找寻过去的题名遗迹,然而尘埃满壁,显得寂寥而又令人惆怅。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打消他的兴致,因为这里的景色、这里的生活都给他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抬头看向三百尺高的古栝树,想起了与他一同游览的朋友——宝昙。这是一次真挚的友情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在这个清幽的地方,他们共同留下了欢声笑语和深沉的思考。文徵明将这份友情深深地镌刻在心底,这也成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一股动力。
整首诗充满了对大云庵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文徵明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诗的语言描绘了大云庵的美景,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
沧浪池水如翡翠般绿意盎然,映衬着满池青苔,依旧是松树与水相映成趣。城郭隐藏在风景之中,让人乐而忘返,烟霞常护着曾经的读书台。春日寻觅无迹,却发现题名遗迹已被尘埃掩埋。仰望三百尺高的古栝树,想起曾与好友宝昙共游此地。这里的美景和生活,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深沉的思考。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成为我人生旅途的动力。
希望这样的现代文译文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