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采桑妇》唐汪遵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汪遵

《采桑妇》原文

为报踌躇陌上郎,蚕饥日晚妾心忙。

本来若爱黄金好,不肯携笼更采桑。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原文内容所作的《采桑妇》的原创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在繁华的大唐时代,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叫小梅,是一个普通的采桑妇人。她的生活虽然艰辛,却仍然保持着一份纯真和坚韧。这首诗《采桑妇》便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

“为报踌躇陌上郎,蚕饥日晚妾心忙。”首句描绘了小梅在田间徘徊的情景,她心事重重地等待着那位犹豫不决的陌上郎。此时,蚕儿饥饿,太阳也已升高,但小梅的心却始终无法平静。她担心陌上郎的迟疑是否意味着她将失去这份采桑的工作,因此她心急如焚。

“本来若爱黄金好,不肯携笼更采桑。”这两句诗是对小梅内心世界的深度揭示。如果陌上郎嫌弃她,她本来可以就此离开,不必再继续承担这份劳苦的工作。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她选择继续携笼采桑,展现出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小梅并非为金钱所驱使,而是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热情。

全诗表达了小梅在艰难环境中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不仅是一首赞美小梅坚韧品质的诗篇,也是对大唐时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小梅的故事,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坚韧与不屈,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总的来说,《采桑妇》这首诗以小梅为主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她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勇敢。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生动的人物传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感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