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汪遵
橐籥冰霜万古闻,拍灰松地见馀坟。
应缘神剑飞扬久,水水山山尽是云。
唐代诗人汪遵的《干将墓》是一首描绘古代传说中英雄干将的墓地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墓地的环境和气氛,表现了诗人对英雄和传说的深深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现代译文:
【原文】
橐籥冰霜万古闻,拍灰松地见馀坟。 应缘神剑飞扬久,水水山山尽是云。
【赏析】
“橐籥冰霜万古闻”中,“橐籥”是中国古代冶炼家常用的风箱,而此处借用形容自然界严寒的环境。同时,这也是借写干将之墓地所在环境的冷冽凄清。“万古闻”也展现了诗人的想象空间,言这片土地经历过了千古岁月的风雨洗礼,并寄托了对这位古代英雄无尽的敬仰之情。
“拍灰松地见馀坟”一句,诗人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景象,灰烬落满松软的土地,显现出一些残存的坟墓。这不仅展示了干将墓地的历史积淀,也暗示了英雄已逝,只留下一片寂静的坟墓。
“应缘神剑飞扬久”一句中,“应缘”表现出诗人的联想与解读。“神剑飞扬久”展示了诗人的理解——应是由于这位英雄铸造的神剑的扬名太久,所以才引来了后来的江湖骚动。此处巧妙地将人物(英雄干将)和武器(神剑)绑定,再转化为时间过程:因(制造的神剑) - —— 承(使用者荣誉名传) - ——启(武器的接续光辉)这是一种合理的诠释也显示出了作者的艺术风采和强大的创作思维。
最后一联,“水水山山尽是云”,写尽了岁月无情。“水水山山尽是云”与诗的开篇相照应,道尽了历史的沉浮与人物的转变。“云”又似乎暗含了一种朦胧的故事未完待续的遗憾感。总之,这里“水水山山尽是云”,画面无尽却无声胜有声,留给了读者无数的联想和回想。
【译文】
千百年的风霜冰冷地弥漫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烧剑后的灰烬现在变成了松软的土地,零星的坟墓在其中显现。或许是因为干将的神剑已经飞升得太久,所以无论是山水还是云雾,都充满了他的传说和故事。
希望以上赏析能对你提供的作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