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汪遵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做的赏析:
汪遵的《箕山》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诗人以箕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的隐者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的“薄世临流洗耳尘”描绘出了一位心怀世事却厌恶尘世纷扰,静坐在流水中洗耳的高雅之士。这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感受,不仅描绘出他对自己身处的现实社会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尘世烦嚣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其次,“便归云洞任天真”表现了他的自我释放和对自然、朴实的真实天性的执着追求。“一瓢风入犹嫌闹”是这一心境的具体写照。任风吹拂而安静处之,不想惊动和繁闹什么。显示出他不追逐俗尘浮躁之利的静逸态度,同时也是诗人远离人群追求一方世外桃源的心志表现。
最后,“何况人间万种人”是对诗中主人公态度的进一步肯定和呼应。人世间纷繁复杂,人海浮沉,比起这人来,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和自然的和谐之中,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真正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箕山为背景,通过对一位隐者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朴素、真实、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之情。整首诗简洁明了,用词简练,意象鲜明,使人仿佛能看到一个淡泊宁静的世界。这样的情感体验和心境,无疑也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时,能够有勇气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