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画士刘信可二首其一》宋谢枋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谢枋得

《赠画士刘信可二首其一》原文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儿童不悮挥毫意,闲傍虚檐听雨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赠画士刘信可二首其一

谢枋得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 儿童不悮挥毫意,闲傍虚檐听雨声。

这首诗是赞美刘信可的画艺高超。首句以传说中著名的书法家王庭筠比刘信可,称他出自书法名门,管城子(毛笔)是笔的别称,他胸中必藏有墨如秋清之千顷田亩。这比拟既准确又形象。第二句进一步说,他胸有千亩之田,笔下生花,故“儿童不悮挥毫意”。此句与东坡赞东坡“执笔如刀枪”同意,是告诫读者他有刚健的笔力。这从他的名句“山河笔下走”也可得到印证。

“闲傍虚檐听雨声”形象地写明了他有时摆脱繁乱的思绪,站在屋檐下倾听雨声淅沥,使心灵得到陶冶与净化的心境和习惯。一个人只要沉浸于创作怡悦之中,固然有“不用也横柴动犬马”的清福;就是有时遭遇酸苦的生活,也能“闻闻风雨双泪流”自觉其受到洗涤。诗的后两句不是正式的画论,却十分简括地说明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及其特性。他的山水画更为本色,“新描微雨燕光湿”,也确实具有朴实清丽、形象传神、气韵生动的特点。他是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文进画也当行;因此诗的末句说他常常悠闲地依傍着虚空的房檐,聆听雨声,未免过于夸张些。但他在创作上以诗画结合为宗旨是真实可信的。

此诗用语雅致,不以明白见长,但饶有韵味。只是“谱系庭筠出管城”一句有牵强之嫌,不如“胸中千亩尽秋清”更为自然流淌,全无斧凿之迹。所以下句虽有“儿童不悮挥毫意”之即景吟咏,也较“闲傍虚檐听雨声”更觉生动自然。

译文:

刘信可的画风像是庭筠(温庭筠)出自管城(毛笔),笔墨之间洋溢着秋天的清新气息。儿童不解挥毫之意,却在一旁悠闲地依傍着虚空的房檐,聆听雨声淅沥。这正是他画风的一种写照,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