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曹勋
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
归来尚带荼蘼露,梦想犹闻佩玉声。
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五日未全醒。
荼蘼花开
作者:曹勋(宋)
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欲比长鲸吞。
归来尚带荼蘼露,梦想犹闻佩玉声。
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已过五日中。
诗的前两句,写在舟中饮酒赏荼薇的情景。“蓬瀛”典出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石,中央平坦,方七百里,云气覆盖其上,是为仙人游耕之处。常有鹿、马、鸾鸟、凤凰游焉。洲上不死之草,草亦长生。若人服之,长年不老。”这里用来指传说中的仙境。“在蓬瀛”表示自己游乐的地方不是尘世所能比。与朋友一醉陶然,便是人生的一大事。“心期任此生”是说两心相许,今生如此了。饮至“一醉”,本该一切都不管了,诗人笔锋一转,将思致化为奇想:“满腹本来同偃鼠”,“偃鼠”是典出《庄子》中的动物,腹胀而大。“吸川”也出《庄子》一典,《庄子·逍遥游》:“(尾)马固然无穷于额垢,即使“偃鼠”与“川流”相比也无妨,“吸川”之意可做两种解:其一,确实是吃了荼蘼花之后,“偃鼠”已饱;其二,表示饮恨如川流,欲壑难填之意。此诗化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尘世功名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归来后的回味和愿望。“荼蘼露”是醉酒后归来身上仍带有花的香气。“佩玉声”是诗人梦想中隐士生活的写照。《诗经·郑风》有《子衿》篇:“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佩是古代官吏系在衣带上的玉饰。这里借指权贵。作者以“长鲸”“吞”自喻,表示自己不愿再做官了。最后两句写自己醉后狂放不驯——这就埋下伏笔,引起读者对他们清醒时的期望与向往之情的共鸣。
本诗对题材的处理和词句的选择上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一醉”之间有“直奉其不暇”的内容。且无费力之苦、无浅薄之弊。“诗穷而后工”,格律自然也随之成熟。语浅意深的词句更容易使人咀嚼和回味。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它浓厚的人情和深长的哲理意味。真可谓尺幅之间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这首诗似乎可以看做一种标志:标志着从客观抒情诗向主观抒情诗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诗歌主题的开辟与开拓。曹勋(1098-1176)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秉笔直谏的名臣和爱国诗人。此诗清新可喜,飘逸悠扬的韵致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也颇见其卓异的风采和丰姿。这是一首可以与古人竞爽的成功的佳作。它带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启迪。从而也可以窥见中国诗歌发展的轨迹及其向主观抒情诗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