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宫词三十三首其一》宋曹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曹勋

《宫词三十三首其一》原文

泽国春非上苑同,近郊花木漫青红。

今知圣化敦风俗,不许移根入禁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创赏析:

《宫词三十三首其一》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园林花草的变化,表现出诗人的独特审美观感和对他朝天子注重移风易俗、深得百姓爱戴的政治局的深刻体会。

第一句:“泽国春非上苑同。”以风景来对比上苑春景。这是在借助了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景象——“泽国”,与对比生发的对象——“上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里的“泽国”并非单纯指水乡泽国,而是泛指生机盎然、春意盎然的自然环境,这是大自然的赠予,不受宫廷的束缚。而“上苑”则是指天子亲自经营的皇家园林,那里有美丽的花草,有精心布置的景致,是皇家的宝地。

诗人将自然的景象和皇宫中的繁花做了鲜明的对比。那看似相似的季节里,二者的风采却是迥异,代表着各自的独特意义。“春非上苑”首先带来一种人文视角——百姓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交织变换的、独具匠心的关联方式;这就是曹勋透过这句诗句向人们透露的思想之风向标。

“近郊花木漫青红。”一句描绘了现实中的景象——自然风景,这些景象中包含了深深的感慨。春天的变化使得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青红交错,既有初春的嫩绿,又有晚春的红艳,这是一个生命过程的表现,一个生长变化的展示。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的象征——生活的变迁,世事的纷繁都浓缩在了这一幕幕美丽的场景之中。

第三句:“今知圣化敦风俗”,以点题的手法回应前两句的主题。通过观察到圣明的政策能让淳朴的风俗延续,而不需要强制地引入宫廷的风气和价值观。这句话展示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政治现象的理解深度。在诗句中,他既赞赏了君主的明智政策,又对那些能够保持淳朴风俗的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最后一句:“不许移根入禁中。”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深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淳朴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对宫廷生活的冷漠和疏离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批判,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现代译文:

在这个水乡泽国,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与皇家园林中的春色有所不同。在近郊的花木丛中,青红交错的花朵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如今我得知皇上的圣化之举更敦促淳朴的风俗延续,民众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风土人情,自然的花木不可以随便移植进宫廷中。我敬佩天子的明智举措,为拥有这种教化之君而骄傲和感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