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袁燮
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
以我浅陋质,期于江海深。
万事不挂胸,须臾惜光阴。
五夜常自起,简牍勤披寻。
清风递晨钟,铿然感予心。
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
丛书未暇读,尘埃积中襟。
何当脱鞅绊,归欤松竹林。
在书海的藏纳遨游
白天过去了,世界的五彩灯彩全都隐退在暮色之中,而书中的智慧,却照亮了夜的深渊。在诗人的眼里,他的书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无论江海之深,还是胸怀之广,都无法概括它的无尽丰富。他就像一只浮舟,在书的海洋中探索、漂流,每时每刻都在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交流。
月色下的书斋里,他的身影随着窗外的晨钟悠悠晃动。书桌上的书籍已经堆积如山,他用指尖轻轻翻开书页,犹如打开一个新的世界。那晨钟的钟声清脆悦耳,激荡着他的心灵,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感动。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事务的纷扰,他的精力大不如前,让他无法全心投入书海。
书房的尘埃堆积在他的衣襟上,这是他未能抽出时间清理的证据。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摆脱这些琐事的束缚,回到那片松竹林中,再次沉浸在书海之中。他怀念那种纯粹的读书之乐,无欲无求,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希望能再见到那些淡雅的书香、深沉的书海和寂静的书屋。
这是诗人的渴望,是他对简单生活和纯粹读书的向往。这首诗的魅力就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的孤独并不显得孤寂,而是带有一种强烈的静谧感。他是那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舟,随时准备启航,追寻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天。而这也正是诗人的人生观——不求物质上的富饶,只求内心的宁静与充实。这就是诗人的坚韧与坦诚——不管身处何方,心依旧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