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文同
客去复掩户,高松下清阴。
微风动其间,对语双珍禽。
幽人独凭几,听此古意深。
起来南窗下,被以朱弦琴。
弹之代佳话,俚耳谁知音。
静中吟
文同
客去复掩户,高松下清阴。
微风动其间,对语双珍禽。
幽人独凭几,听此古意深。
起来南窗下,被以朱弦琴。
弹之代佳话,俚耳谁知音。
在赏析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文同。文同是宋代著名文人,他一生喜欢作诗、绘画与书法,尤其擅长画墨竹。他的诗作多以自然山水、生活场景为题材,清新脱俗,富有诗意。
现在,让我们开始赏析这首《静中吟》。“客去复掩户,高松下清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客人离去后,诗人关上了门,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坐在高耸入云的松树下的清凉树荫中,这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之地。这两句诗直接而简洁,用“复掩户”和“下清阴”这两个动作和环境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微风动其间,对语双珍禽。”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更为生动的画面:微风吹过,松涛阵阵,其间还有一对珍禽在窃窃私语。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双珍禽”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幽人独凭几,听此古意深。”这两句诗又回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独自凭在几案上,沉浸在古人的诗意中,品味着这深远的意境。“起来南窗下,被以朱弦琴。”最后两句诗是诗人从沉思中回过神的描写:他起身离开几案,走到南窗下,拿起了一架朱红色的古琴。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从沉思中走出来的动作,又暗示了他要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弹之代佳话,俚耳谁知音。”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弹奏起古琴,用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但人们只听得懂通俗易懂的语言,却听不懂这深奥的音乐。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静中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独处松下、珍禽对语、音乐表达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宁静与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些都反映了诗人的性格、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现代文译文大致就是如此: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闲人独自倚窗闲思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的体悟与内心感情的表露。空灵宁静的气氛的塑造十分关键,《客去》赋予了他的自然形式的时间便无所不在的影响在其中确占了基础的位置:平常熟人说的符合人情物理的话不多,“客去复掩户”这种说法便是人们日常没有说过的而却是人情物理之常语,“高松下清阴”的描绘也直接间接地照应了这种理解并使人由此而想到掩户的理由以及高松清阴存在的意义。松树与珍禽的声音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特殊性而引出了诗人的行动——弹琴。这种行动又是深含哲理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种古老的理想在诗人的生活中通过琴声表现出来而显得既贴切又新颖。“弹之代佳话”则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以及知音难求的感慨。整首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读后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