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宋文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文同

《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原文

曾歌出塞愁,又遣使西州。

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

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

归对延和殿,从容问讲求。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题中的李坚甫中舍奉命出使回京,作者曾与他一同在朝为官,此时友人将赴边疆,故作此诗以送行。

开篇紧扣送行主题,用两层意思强调了此次出使的意义。一方面李坚甫此去有重任在身,“又遣使西州”。从公元10世纪中宋朝政府逐步收复河西失地以来,“西州”指今天的敦煌一带,这里就一直是比较偏僻的地域。这里李氏所持的是以抗金形势、增强抗战派的信心和树立中间派的信念为内容的重担。另一方面,朝廷派出得力人员出使西州,也表明对这次出使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这两句是写李坚甫奉命出使,将去往星野,辞别朝廷,离京而去;及至归家时,又将经历岁月,时间过得真快。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奉命出使的欣慰与关心,也为下面要出现的饯别的感情作了必要的过渡。两句体现出诗人在思想深处的寄托,层层深入的关系十分严密,充分反映了诗人对文字的组织和处理能力。

五六句点出饯别,“褒斜新路晚”,借用马周与玄宗(李世民)说的一段典故。《旧唐书》本传说:“时有御史大夫萧嵩,任荐嘉庆子至代州司马。上将征入为侍郎,相国权臣多不欲迁居。会有中书令张说之甥裴行俭及苏味道、王适四人宴饮欢甚。辞去曰:‘已明知山有鹤,谁言路上无仙翁?’因戏为诗曰:‘主人若也重夷汉,步屣何忧尽一川。’上尝临幸池沼……中有一碑是尚书员外郎杜平仲所造天枢坐镇之处,有楼及宝塔;制公卿大飨宴及军众出入在石头(金陵),每须预请阙文立于河东镇东东阳川云:‘则南北大同……子孙千岁之业于是乎在。’今都人有事于方镇者或言其事云:‘褒斜道里山势好,一似三峰两峰小。’”这里借用此典故点出“晚”字是说道路好,褒斜道是古代一条重要道路,这里以“晚”字暗示李坚甫奉命出使必是早作准备、早作安排的意思。同时“晚”字也含有双关的意思。“鄠杜故园秋”意指作者等惜别之情已经很深。这些就造成了前后相互呼应,互相钩连的艺术效果。

末二句表面是说将来回去见到天子(此泛指李坚甫的上级),一定会从容不迫问你在“中舍”(即县中掌印主政的人)时教学什么和你们公务上有哪些问罢了作还学习哪些“讲求”?我们再往深里挖里这两句似是一副推脱搪塞的理由——“读书不求实务和朝政无涉、胸襟才能必将表现出完全的一派天然风味(是从原诗人书剑从军的读书初衷或运笔才情的引发处来);正见出内心的畅愉契合国家的气候稳定回升的趋势……”进而设想好友看到社会时局的重大变化和朝廷的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必将会受到上级的赏识和信任。

这首送别诗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诗中未直接一个惜别之语,但通过送别场景及诗中所述却能使人感到诗人对友人奉命出使的欣慰与关心之情。

译文:

曾经唱过出塞的忧愁歌,又派遣你护卫国家西去州。你去京师如那星空中星辰移动无定,归来家中又如江河中岁月的流水悠长依旧。沿褒斜道的新路夜间行经,那秦汉故园鄠杜变得一片秋意。回家后面对延和殿中的皇帝进言时从容谈起国事和学问上的研究。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