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文同
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
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
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
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
淮西号剧府,君也兹敛翼。
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
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文同的这首送别诗,在风格上没有太多的新奇之处,但是,它所表达的友情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却十分真挚动人。诗中描写了河东柳氏的豪迈性格和非凡才能,以及他在淮西剧团中的出色表现。
首联“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诗人以“翩翩”二字形容友人,给人一种轻盈、洒脱之感,又以“豪迈”二字概括友人的家族传统美德。这一联为友人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风度翩翩、豪情满怀的青年形象。
接下来,“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两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的才能和胆识。友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楚地的县吏,能够用口才说服敌人。这两句既表现了友人的年轻有为,又暗示了他的机智和胆识。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两句,诗人描述了友人在京城的经历。友人回到京城后,并没有借助他人的力量,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官职。这两句既表现了友人的独立自主,又暗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两句,诗人描述了友人的骄傲和夸耀,但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信和豁达。友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变得骄傲自满,相反,他依然保持着谦虚和豁达的态度。
“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两句,诗人描述了友人在淮西剧团中的出色表现。友人在剧团中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反而更加谦虚和努力。这两句既表现了友人的敬业精神,又暗示了他的才华和实力。
最后,“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诗人表达了对朝廷选才制度的肯定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朝廷选才吏是公正公平的,选人也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在这次选才中,朝廷的选才制度得到了贯彻执行,选出了优秀的官员。而文同的这首送别诗,正是对这一制度的肯定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赞美友人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朝廷选才制度的肯定和赞美之情。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河东柳氏翩翩起舞,豪迈的气质继承了祖上的美德。二十岁时他补任了楚地的县吏,能用口才说服敌人使贼人胆寒。归来后他进入京城寺院,无需借助外力便崭露头角。骄矜自夸本在意料之中,但他脸上看不出半点的不满。起初他担任着较低的职位,进入幕府才算是屈没了他的才能。淮西一带号称剧府的地方,你也慢慢地收敛翅膀蓄势待发。朝廷挑选人才,听说下了前日的敕令。奉诏书的人会是谁呢?那便是你这篇文章可以堵住悠悠之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