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适安旅次》宋杨冠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冠卿

《适安旅次》原文

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现代文赏析、翻译

适安旅次

宋 杨冠卿

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这首诗是作者羁旅他乡时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在山城旅店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作者在山城旅店中的第一印象:晚霞散落,暮色渐深;而山城的荒凉、孤寂和旅舍的清静、雅致,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长”二字精妙:一个“深”字,写出了城中房屋密布,人口稠密的现状;一个“长”字,既说明夜已深沉,又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心情。

颔联写出了旅居山城的夜晚,城外阵阵凄切的笛声随着微风飘然而至,愈来愈近,愈来愈响。“轻寒”二字实属点睛之笔,它既点出了此时此地作者感到已进入秋寒时节,又隐隐传达出笛声幽咽、寒透肌骨的情状,还表明萦绕在城中之上的薄雾已因为感觉到有秋寒而开始轻抚曼舞起来了。“疏砧”,也就是两句中的“度疏砧”。切薄的葫芦瓢之类的物品时发出的单调而有节律的敲击声。“深”和“度”相配合,“凄咽”而“嘹亮”,“游丝”般的笛声也因为短字的运用而使人在黄昏时候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情在耳边袅袅不散。这里也是有意让人听到这些愁思萦绕的声音,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心里的共鸣。这联景中含情的描写与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句中的一种艺术感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人一向很重视触景生情,这里的写景既寄寓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又为下两联的抒情作了铺垫。

颈联写居室周围的秋声和秋色。“丛竹”和“孤云”是作者居室周围的两种事物。这里不仅是以竹色常青和云色不定来渲染周围环境的清幽、雅致,而且还含有作者对这两种事物感情上的关切与偏爱在里面。“深藏”、“带”这两个动词都极见用词之巧。“藏”字不仅写出了竹色之深,云色之浓,而且表现出竹的青葱可爱,云的舒卷悠然,使竹、云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带”字将云与暮色相融合,使得本来是一体的暮色仿佛有了依托,而且以带字所包含的动态感为静谧的暮色增添了一份动态美。

尾联回应首联的“晚”,点出旅居时间。“淹留”犹留止,滞留。“幽趣”,即幽景。这联是说作者的停留是应为见到如此美景而感到很高兴、很惬意。而且由于“不碍短长吟”,还可以让人继续吟出好诗来。“短长吟”在这里是借字,“吟”是动词,就是吟出好诗的意思。这也表现出作者极有才情。综观全诗,虽为羁旅他乡思亲之苦,但情感表达随和自然,不事雕琢。这大概就是诗的高妙之处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