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宋杨冠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冠卿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原文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

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作赏析: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是宋代诗人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莺儿的啼叫和其行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哀愁。

首句“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用娇媚的莺啼声,形象地描绘出莺儿的可爱形象,它的啼声宛转,动人心弦。紧接着,“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这句通过描绘莺儿绕着池边的树鸣叫,以表现出其不舍的情绪。由此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情感。

紧接着的两句“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一方面对上述鸟声提出疑云“人在哪呢?那美丽婉转的声音为谁而来呢?”同时窗外宁静如同失去了鸣奏物一般冷清。"弦断秦筝柱"进一步描绘出寂静无声的氛围。

最后两句“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过描绘莺儿的鸣叫声,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寂寞。百啭的鸟声,总是出现在最让人伤心的地方,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词意境优美,通过对娇莺啼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之情,富有感染力。词中的鸟语,其实也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其手法细腻入微,韵味十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